走中国特色林业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0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林业发展之路,指导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10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和生态治理成效最为明显的国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现代林业加速发展……这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党的十六大以来,林业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铸就林业发展新辉煌
记者:近10年,我国在推动现代林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赵树丛: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近10年来,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召开了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和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明确了新时期林业的“四个地位”和“四大使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双增”目标。国家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在2011年9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首届林业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又提出了发展现代林业、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绿色增长的要求。这些重大决策和举措为我国林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推动现代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过去10年,全国森林面积由23.9亿亩增加到29.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20.36%,森林蓄积量由113亿立方米增加到137亿立方米,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后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变为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和生态治理成效最为明显的国家。全国林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0.46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06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