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民主实现方式的“中国创新”
创新实践
大力推动参政党建设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为主线,以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为根本,以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为目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参政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新举措。积极支持协助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认真开展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和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主要内容的同心教育等,进一步夯实了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党派成员思想动态分析机制、信息反馈和应急机制等,及时开展思想政治引导,广大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
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新形式。各地党委注重把参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与执政党干部队伍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来抓,支持民主党派创新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有的地方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规划,着力推进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的地方加大民主党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力度,建立了党外干部挂职基地,采取上挂下派、轮岗交流等方式,让民主党派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有的地方规范培养选拔运作程序,建立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公正公开。
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
责编: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