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民主实现方式的“中国创新”
参政议政
多党合作的作用更加凸显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机关和政协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共各级党委不断加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协及司法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力度。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17.6万名,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42.1万名,县处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3.3万名。截至2011年底,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有20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和无党派人士陈竺分别担任国务院科技部部长和卫生部部长;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省级政府工作部门有35名担任正职。
中国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围绕服务科学发展,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多党合作的作用更加显著。各民主党派就一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发挥参政议政作用。近几年来,各民主党派先后就两岸“三通”、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共提出意见建议266件,其中中央领导批示174件。各级党委还创造条件、完善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考察调研。许多地方建立了“党委政府出题,统战部门协调,民主党派调研,政府部门采纳”的工作机制,提高了民主党派调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有效地发挥了民主党派的政策咨询和智力咨询作用。
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注重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努力营造宽松氛围,不断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坚持做到每年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民主党派通报情况,听取意见。不断加大特约人员工作,全国各类“特约人员”近5万人。一些地方邀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党委和政府开展的有关专项检查、执法监督以及政风行风评议等工作,有的地方党委建立“直通车”制度,民主党派成员意见建议可直达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手中。据统计,近年来,各民主党派特约监察员还接待群众来访5万多人次,办理群众来信2万多件次,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日益得到重视。
探索新形式,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各民主党派围绕中心、发挥优势,学习总结毕节试验区经验,探索新形式、开辟新领域,广泛开展抗灾救灾、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科技兴农、医疗服务、捐资助学等社会服务活动,特色明显、富有成效,形成了一批叫得响、影响大、口碑好的民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