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辽阔、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天下闻名的优良牧场。在它的北部,美丽的额尔古纳河自北向南不息地奔流,在它流过的三河地区盛产良马,而“三河马”是这里所产良马中的佼佼者。

说到三河马,我们不妨先说说蒙古马。
蒙古马,是生长在蒙古大草原上的古老马种。
蒙古草原是世界马匹起源、进化和驯化的中心之一。由于蒙古草原地域广大,从东到西有着较大的差异,海拔从700米到1500米,雨量也不均衡,以至于形成了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个不同的草原类型,这也就构成了蒙古马的不同生态结构和不同类群。
锡林郭勒地区,位于内蒙古草原腹地,牧草丰茂,河湖广布,使得蒙古马的纯正种群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完好的保存。
蒙古马体态结实、 粗糙,头较重,额宽,四肢粗壮,体质结实,8小时可走60公里。它生命力极强,能够生存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之中。
遥想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威武之师,以雷霆之势横扫欧亚大陆。如果没有蒙古马的冲锋驰骋,成吉思汗的万里西征是不可设想的。正是有了蒙古马,蒙古人的进军才有了铁蹄动地、杀声震天的磅礴气势和所向披靡的精神!
二十世纪初叶,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了千万年的蒙古马接纳了外国良马的血统,一个新的马种——三河马逐渐培育了出来。
起初,俄国人携带后贝加尔马在额尔古纳河畔放牧或定居。1917年至1918年,一些俄国贵族为了躲避苏俄的十月革命而越过国境,进入我国东北地区。他们带来了一些品质优良的马匹——如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1934年以后,伪满时期日本人在海拉尔设种马场,引进了英纯血马、美建米马、盎格尔阿拉伯马、盎格尔诺尔曼马以及贝尔修伦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本地蒙古马杂交,使得它的品质得以改良。后来,又通过有计划地改良马种,从而培育出了今天的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结实、匀称,肌肉发达,耆甲明显,胸廓深广,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它的毛色主要有骝毛、栗毛和黑毛等三种。三河马动作灵敏、性情温顺、具有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耐寒、耐粗饲和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兼用型马。1986年我国发布了三河马的国家标准,正式命名为“内蒙古三河马”。
三河马是我国唯一能与外国马争雄竞技的国产马。早在20世纪30年代,三河马就活跃在上海、大连的赛马场上。当时,三河马在上海跑马厅创造了1600米2分零4秒的成绩,是上海跑马厅的最快记录。而在大连的赛马场上,三河马把记录提高到1分58秒8,与苏联几个地方马种比较居领先地位。
草原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三河马的欢乐时刻。我们的蒙古族朋友破例为远道而来的摄制组举行了这么一场别开生面的采集圣火仪式。象征着蒙古人民豪迈、勇猛、不羁精神的草原铁骑——三河马迎面而来;燃燃的篝火映红了天空;舞动的裙衫寄予了蒙古人民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