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他因下水救助佯装落水儿童致高位截瘫,妻子弃家而去。28年来,瘫痪在床的他全靠老母和女儿照顾。在轮椅上度过青春、步入中年的他却固执地坚信善良。2013年10月31日,事隔28年后他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2014年2月10日,方俊明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您的当前位置:长江网专题 > 英雄无悔方俊明 > 媒体评论 > 详情

长江网网评:别让见义勇为的英雄被遗忘

发布时间:2013-11-01 17:55 分享到:

  “授予方俊明同志武汉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昨晚,方俊明在女儿带回家的荣誉证书上看到这行字以及鲜红的“武汉市政府”公章后,露出笑容:“事情过去28年了,感谢党和政府还记得我!”据悉,市政府将奖励他3万元。1985年,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撞上水下的石头,颈椎骨折,高位截瘫。妻子在医院照顾他5个月后,离他而去。28年来,是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他,还将当时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大。 (2013年11月1日—长江网)

  28年前的一次见义勇为让方俊明高位截瘫,身体受到极大伤害,然而让他伤害更深的还有当时政策的偏见,亲人的离弃,世人的冷漠。但正所谓好人有好报,28年来,虽然方俊明无法奔走相告,但社会一直在关注着他,新闻媒体的关注,社会名流的呼吁,党和政府的关怀,终于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年10月 31日,武汉市政府为其颁发了见义勇为的荣誉证书。

  这份爱,姗姗来迟,迟到了28年,这28年,是方俊明期盼的28年,是社会进步的28年,他让人间真情的温暖得到传递,呼唤着人们对社会义举的认可。迟来的荣誉证书,既是对方俊明当年见义勇为行为的一种肯定,又是社会法制不断健全的结晶。武汉市政府的鲜红公章,既是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倡导,更是对时代潮流的一种呼唤。这一切,让方俊明感概万千,一句普通而又平实的“感谢党和政府还记得我”让他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

  “28年后党和政府记得”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让方俊明当时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是社会管理落后的表现,从1985年的没有到 1993年见义勇为条例的出台,再从1993年的只针对“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到2013年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邓斌的登门拜访,都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28年后党和政府记得”让人间传递着真情。方俊明救人后,被救家庭的君子动手不动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漠。2013年他所在的建安社区工作人员还帮助他收集了相关材料,积极为他申报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从当时的人情冷漠但今天的主动上门服务,始终能看见人间真情的温暖。

  “28年后党和政府记得”是人们对社会义举的一种认可。28年间,社会一直在关注着方俊明的义举,无法认定为见义勇为,单位给他认定为工伤,给与了物质上的保障;社会管理中因为还没出现见义勇为这个名词,中央电视台焦点栏目《东方之子》的报道,社会名人的呼吁,让见义勇为孕运而生;由于世俗的偏见,方俊明的行为还是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新闻媒体的关注,话剧《明天》的上演,终于唤醒了人们对方俊明行为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对像方俊明类似的好人好事行为的推崇。

  一种行为,历经28年,让一个制度从有到无,从世俗的偏见走向了人间的关爱;这种行为,这段时间,让爱不断延伸,让社会的温暖得到传递,它唤醒了人们人性间真情的大爱无疆。(长江网网评员 胡匆聪)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