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并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立医院制度——访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

2012-09-24 15:13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光明日报)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我国公立医院体系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事实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选择了以公立医院制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中国共产党本着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质朴情怀,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我国公立医院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培养医学合格人才、引领医学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近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尽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立医院制度的内涵、意义、目标和规划。

  公立医院改革要把握住什么

  记者:公立医院制度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着怎样的位置?

  马晓伟: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采取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这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公立医院制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责任。党和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权利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公立医院是政府建立的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机构,是党和政府保护人民健康权益的直接体现。

  第二,公立医院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人多,病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制度要以社会可接受的成本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卫生事业的发展历史和国际经验都充分证明,公立医院制度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将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特长的医院统一管理,保证了机构间的协作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有利于医疗服务体系整体绩效的提高。

  第三,公立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我国公立医院承担着为13亿人民培养医生的重任。

  记者:为什么说公立医院改革处于“机遇大于挑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要重点把握住什么?

  马晓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3年多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我们依靠政府的力量,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面临战略机遇期。

  在这一关键时期推动改革,要特别注重医疗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支付,是两大体系的衔接点;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是促进两大体系协同发展的关键。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可以转变医疗行为的激励导向,变药品、耗材、检查等收入为医疗服务提供成本,促进医院和医生自觉调整结构,科学诊治,控制费用。与此同时,支付方式改革还对公立医院改革产生三方面影响,即推动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我们希望以支付方式改革为引领,促进公立医院实现“三个转变”,即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投资方向,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在“三个转变”的基础上,再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效率,通过资源纵向流动提升服务体系整体绩效;提高质量,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待遇,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