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定义未来
关键词之5:素质教育
就是要打破对分数的崇拜。5分,10分,在知识和能力上有什么本质的差异?没有!实行等级评价,无限度追逐分数的恶性循环也自然消失了。
有如此理解的是山东的一位教育局长。而山东这些年做的,就是破除民众对“最好”的迎合和追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有些司空见惯的,但非正确;有些石破天惊,但只是规矩而已。素质教育颇有此意——不是别出心裁,不是新政,就是按照教育规律做应该做的事情。
规范招生、规范节假日和双休日晚自习、不准考试排名排队、不准炒作高考、规范作业量;设立违规办学举报电话、信箱,实行违规办学投诉挂牌督办制度;对投诉信息定期审核编号面向社会发布……
更多的时间,学生们在更宽阔的空间里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揭开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序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强调以人为本,将素质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素质教育依然在艰难中前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已经颁布,一个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正在建立;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受到欢迎;针对学生减负,潍坊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上海以“绿色指标”引导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
推行素质教育需要更多有教育情怀的人的理解。是否“循着内心的光亮带着孩子穿越黑洞穿过隧道,就像伟大的居里夫人,用5677次试验证明镭的存在,而我们,只为求证在孩子的心中,属于他的‘镭’在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