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 前赴后继创奇迹

2012-09-21 10:05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人民日报)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6周岁了。6年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旅客5000多万人次、货物2亿多吨,为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提供了有力保障。虽曾经历“三上两下”命运,但几代中国人砥砺前行,这条路终于傲立于世界屋脊,它的建成通车也成为这10年中最让国人难忘的事件之一。

  修建于平均海拔4438.4米的两千里大动脉,仅耗资330.9亿元,不足2900万元的单位造价,比当时一些地区四车道高速公路还低。更令人欣慰的是,开通6年来,沿线550多公里冻土线路质量整体稳定,列车运行时速高达100公里,不仅保持了零事故的业绩,还创造了高原冻土铁路时速的世界纪录!

  “设计修建青藏铁路,每一分钱都花得很谨慎,每一寸路都修得很精细。”中国铁建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前总工程师、进藏铁路方案规划和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者冉理说,“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更要珍惜几代人对青藏铁路付出的心血,珍惜等了半个世纪才迎来的历史机遇。”

  60年来“三次上马”,凝聚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一次穿越无人区的探路,让整个工程节约7.2亿元

  青藏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筹备时间最久的一条铁路。冉理回忆,从首次勘察到最终通车,历经了整整60年的洗礼,遭遇了三次上马、两次下马的坎坷。

  1955年10月,西北设计分局(铁一院前身)的曹汝桢等3人,跟随“青藏公路第一功臣”慕生忠将军,乘坐一辆破旧的美式吉普颠簸进藏,揭开了修建铁路的勘察序幕。然而由于国民经济陷入困境,项目不得不于1961年搁浅。1974年,青藏高原再次迎来科研勘测大军。然而当时的中国,财力尚不充裕,高原医疗保障严重短缺,1978年8月第二次勘测会战奉命全面停止。消息传来,几年来靠黄豆和干菜补充营养、目送战友长眠于高原的铁道兵们泪流满面。那时定测桩已从格尔木打到了那曲,离拉萨不足400公里。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