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郭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长江网的采访。您的名字中的齐家,是否取意于“修身齐家平天下”,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
郭齐家:对,我的名字是我祖父给我取的,因为我们家的祖谱上有这样一句话:“振修齐治平”,振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我的爷爷是振字辈,我父亲是修字辈,我这一辈就是齐字辈。所以齐家就是我的名字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我们姓郭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叫齐家就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前段时间,上映的《孔子》这部电影,是否准确的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孔子?
郭齐家:这个电影我没看,但是听别人说起过,演的还是不错的。有些方面是真实的,有些方面是现代人对论语的一些误解,或者说浅薄,或者说为了投好民间各种层次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可能没有准确的反映孔子和当时儒家的思想。因为我没看不好评价,但是我想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主持人:】您是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您眼中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
郭齐家:我们中华孔子学会是中国民间最大的一个民间学术团体,都是一些学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一些专家学者在一起传播中国文化,我们认为孔子学是中华文化的形象,因为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他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心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一些主要的做人原则,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而做人是基础,其实孔子学就是一种做人的形象,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象征,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代表了民族精神的象征。 【主持人:】近年来,“儒学”、“国学”等等传统文化的概念非常流行,您觉得是什么原因流行起来?
郭齐家:这个就是国家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实力增强,国家的威望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回归,如果没有文化的发展光有经济的发展是不行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和谐起来。要构建和谐社会光有经济是肯定不行的,还要有文化,一谈文化必定会谈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现在简称的国学。传统文化当中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还有民间的各种思想,儒家就是中国主流中的主流,所以国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代名词。儒学又是国学中重要的部分是主流文化中的主流,代表主流的方向、做人的方向。所以儒学包含在国学里面而国学又是传统文化的简称。国学包括很大的范围,包括民间的民俗学也是属于国学,但是主要还是“儒”“佛”“道”,而儒家又是最主要的,是主流中的主流,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主持人:】感谢郭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