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鸿昌:激活孩子青春期智慧

10-06-04
  ·姚鸿昌:激活孩子青春期智慧
  ·李开周:历史名人的住房问题
  ·郭齐家: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
  ·王大奔:全社会都应关注青年
  ·戴洁:求突破追卓越成就自己
  ·鲍日新:说真话不如说对话
  激活孩子青春期智慧:一是情感智慧,二是情趣智慧,三是生存生活智慧。
               --姚鸿昌
  名家寄语--姚鸿昌

  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主持人:姚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长江网的采访。问题孩子可说是当今社会、家长和老师最大的困扰,问题孩子是如何产生的,教育这类孩子有什么好方法?

 

  姚鸿昌:我写了一本书《“问题孩子”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环境。人是环境产物,本身孩子出问题,这是正常的。出了问题后,我们通过环境的激励仍然可以唤醒孩子,让孩子再成长。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出现问题,就觉得头痛。另外孩子的问题主要有这几类:1、厌学;2、沉迷网游;3、无法和孩子沟通;这几类问题和我们家长、家庭环境有关。比如现在我们应试教育,考分低了影响到升学,甚至影响到将来就业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要求孩子一定要有好分。也行孩子不喜欢,你那么逼他,尤其学习时间特别长。人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最后会很枯燥地去学、不得不学。孩子不是为自己成长学,而是为应付考试、应付家长的督促、应付老师的要求。这样一来,没有自身的动力,难免厌学。

 

  怎么能够在孩子不厌学,有两个办法可以试试。一是孩子要对知识产生兴趣,没有兴趣做老师,知识变得很枯燥。通过趣味的办法,引导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二是单纯的兴趣并不能解决孩子走向杰出的途径,一个孩子没有信念和意志,不会走向杰出。所以在孩子关键的青春期,那是唤醒他信念意志的最好阶段,要把兴趣变成一种信念和意志。怎么做到这点就要读课外书,特别读人生励志书。要从小立下一种志向,把自己的一切行动置身在这种志向之下。我认为今天的孩子除了学习之外,要进行人生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跟自然、社会、信念和谐起来。

 

  主持人:近年来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回炉"学技术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实,早在七八年前,国内就出现了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现象。您是如何看待的?

 

  姚鸿昌:这对我们教育界来说是种尴尬,大学毕业的孩子竟然没能力去对待现在的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得不重新学点技能,因此不得不去考技校,学一门技能。事实上考了技校的人成绩不如他,但毕业后找到工作。而我们这些大学生别看成绩比他强,可找不到工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我们面临的一种尴尬,不能说是正常的。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选择这条路是被动中的主动,总比找不到工作要强,总比没有任何能力要强。所以有一部分人做这样的选择,我们还是支持的,说明他反省自己。家里也开始反省这个问题,支持他走这条路。

  但是,所有的人走这条路,那就怪了。那只能说我们教育有问题了。如何解决,就是要重视人生成长过程中很多关键期的教育。比如孩子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有项痴迷的爱好变成能力。可我们在这个阶段,逼孩子去学习数理化知识,只是考出了好成绩,但是没有任何生活的情趣和生活能力。为什么不把我们生活能力在初中阶段,激活孩子青春期智慧呢?青春期智慧有三个要激活,一是情感智慧,二是情趣智慧,三是生存生活智慧。找到准工作岗位,而这个阶段,学校没有做这个工作。可是我们也要理解学校,如果老师引导孩子做这个,可能孩子暂时学习成绩要下来,受到影响。和我们应试教育考核相对抗,那该如何办?我们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鼓励大家提高综合素质的氛围。通过提高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多学些知识,调整身心激活生活情趣,提高多元素质。孩子需要人文精神为科学精神伴行。

  主持人:感谢姚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