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
党史知识挑战赛
九城同兴
    |    |    |    |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由市交委、市商务局、市金融办主题发布“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2012年及未来五年工作思路、规划和具体举措。[详细]
·加快武汉市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点工作
·武汉物流的“六项重点工程”
·《规划》明确的“三大重点任务”

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纪检组长郭万水:

    建设国家物流中心是我市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衔接制造、商贸、运输、信息、金融等的符合型产业,也是依托中心城市聚集物流要素和服务资源,具有增量价值的现代服务业。国家物流中心是国家规划的一级物流枢纽,是国际、国内物流服务组织中心,也是区域物流业要素资源聚集中心,具有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征。武汉地处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是国家确定的物流结点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完全具备国家物流中心的建设条件。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物流业的发展规模、水平和质量,承载国家一级物流枢纽的物流产业发展功能,市物流局成立后,重点组织开展了《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推进措施。《规划》现已通过专家论证,正在上报政府常务会审议。规划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总体思路
    《规划》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以“国家中心、整合集聚、拉动内需、服务倍增”为核心,以建立健全物流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功能为基础,以促进物流服务升级与业态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探索物流产业集群发展途径,不断扩大优势物流规模、培育新兴物流增量、建设高端物流辐射平台,使物流业成为武汉重要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辐射国际、国内和周边地区物流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物流服务效率。
    二、关于发展目标
    《规划》制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末,初步建立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建成一批物流总部基地和功能聚集区,基本形成具有重要组织支撑作用与带动发展功能的物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国家物流中心。
具体目标(六项指标)是:物流业增加值1200亿元;培育3家收入过百亿元、5家收入过50亿元的物流企业;发展30家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其中5A级物流企业2-3家;支持2-3家重点物流企业上市;引进20家左右世界100强、国内50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汉建立区域总部、区域分拨中心;基本建成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其中建成1-2个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
    三、关于发展任务
    《规划》明确的“三大重点任务”是:
    (一)构建物流服务体系
    1、物流中心产业体系。根据国家物流中心的发展要求,以及武汉的物流资源禀赋,通过对国家物流中心的产业发展内容、产业组织模式和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等的探索和创新,形成特色鲜明,业态多样,组织化程度高,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家物流中心产业发展体系。
    2、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服务城市生产生活商贸业和进出口贸易提升发展,发展区域商贸物流分拨服务,聚集区域、高端商贸物流资源,打造商贸物流融合发展产业链,建设流通领域“大市场、大流通”一体化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 
    3、制造物流服务体系。服务先进制造业,区分不同物流需求特点,按照提高制造业物流服务水平要求,建设具有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特点的物流服务体系。
    (二)建设物流服务设施
    1、对外辐射设施系统。以武汉铁、水、公、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为依托,以适应辐射需要、体现武汉区位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以物流组织节点设施为支撑,以物流产业组织与服务系统为载体,形成以武汉为区域物流组织中心的辐射系统布局,包括1小时辐射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辐射中部省会城市、4小时辐射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中心等城市、12小时辐射区域国际城市、24小时辐射全球城市的设施系统。
    2、对内服务设施系统。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站点、取送货点为支撑,以实现共同配送为发展目标,实现武汉对内服务设施系统的合理布局,形成1小时内实现终端配送服务的设施系统布局。
    (三)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1、强化企业培育。按照形成若干具有区域辐射力、带动力、控制力、竞争力的物流实体产业和服务系统的需要,强化关键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针对性引进与培育,围绕关键性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资源配置与系统整合。
    2、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创新性物流模式、加强企业系统建设的要求,形成支撑物流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衔接配合企业”模式,通过企业发展政策的配套,使企业成为建设武汉国家物流中心的主导力量。
    “六项重点工程”是:
    (一)综合运输服务提升工程
    1、强化枢纽衔接。加快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枢纽设施建设,依托枢纽强化各种运输服务的无缝对接,为支撑武汉物流系统对外辐射、对内服务衔接,创造规模化、高效化、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运输组织环境条件。
    2、提升辐射运输。重视国际、国内运输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重要物流节点设施的集疏运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国际直飞客货航线和国内货机航线,增加“江海直达”班轮密度,鼓励开通铁路五定班列,支持发展至国内主要城市的公路航班,建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武汉城市圈”、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国际的综合辐射运输网络。
    3、建设联运系统。建设各种形式与运作模式的多式联运服务系统,发挥不同运输方式服务衔接的组合优势,提高对外、对内辐射运输的能力和效率。加强铁港联运、空陆联运服务。调动多方力量,依托运输枢纽、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多式联运货物集散中心。
    (二)产业联动物流服务工程
    1、推广物流技术。鼓励制造业、商贸业企业物流管理技术应用,有效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为培育物流需求和物流辐射服务创造良好环境条件。支持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信息共享和标准对接,推广实施物流设施标准化和通用化,以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2、鼓励物流外包。通过资源整合、资产剥离、人员分流等政策措施,引导制造业、商贸业企业物流服务外包;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企业联动发展;培育第四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物流外包服务比重。
    (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程
    1、壮大产业平台。以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为产业集聚平台,充分发挥空港和港口在中部地区集散货物的能力,有效利用国家保税物流政策,扩大物流企业在产业平台的聚集规模,形成商贸业、制造业、港口、保税物流产业集群。
    2、打造发展平台。以物流服务创新和新型物流业态培育为切入点,建设武汉具有服务规模扩张价值的物流产业发展平台,形成航空、电子商务、医药和冷链物流产业集群,使之成为代表武汉未来物流发展地位和方向的重要品牌,促进物流产业网络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四)关键企业引进培育工程
    1、区域总部企业。通过各项鼓励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高对国内外大型网络化物流整合商、物流地产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吸引力,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在武汉建立区域性总部,聚集大型企业资源和网络化物流服务规模扩张资源。
    2、区域分拨企业。选择具有区域性辐射优势的商品,引进集交易、储存、区域物流分拨于一体的物流企业,加快物流资源聚集,扩张物流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3、物流金融企业。积极培育和引进具有物流金融服务业务规模基础和扩张能力的企业,提升物流节点设施聚集资源、扩大规模的能力,为国际、国内物流辐射提供资源支撑。
    4、多式联运企业。引进国内外多式联运企业,加快本地企业的培育步伐,形成多式联运企业体系,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服务环境。
    (五)智慧物流城市建设工程
    1、搭建信息平台。依托物流园区、运输枢纽、物流产业系统,建设具备交易、结算、信息聚集共享等功能的信息平台,提高武汉物流整体智慧化水平,营造物流业提升发展环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等前沿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平台的技术水平,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支持。加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通信、金融等信息系统与物流信息平台的衔接,为依托信息平台实现物流服务创新、培育新的物流业态创造环境条件。
    2、统一信息标准。推进物流信息交换标准、方式标准、架构标准的统一,加快运输、仓储、配送、代理等物流服务环节信息系统接口标准的统一,加强物流服务系统、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整合和服务衔接,着力培育网络化物流企业。
    3、建设示范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建设对物流业服务系统、资源整合、产业聚集、电子口岸等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信息化示范项目,引导物流信息化发展。
    (六)高端物流创新发展工程
    1、物流总部聚集区。在商业、社会资源较为丰富的中心城区,依照CBD模式,发挥行业管理资源、金融资源聚集等优势,建设物流企业总部聚集区,通过选商和针对性招商,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进驻,提升武汉物流产业地位和资源聚集能力。
    2、商品市场物流系统。以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为切入点,依托配送、区域分拨物流企业,衔接金融、信息服务企业,打造集商品交易、结算、仓储、区域分拨、配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系统,不断提升商品聚集、辐射能力。
    3、新业态物流系统。以具备区域交易、分销优势的产品为突破口,培育物流服务创新业态,重点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一体发展的规模交易专业市场物流服务系统,以及航空、电子商务、医药和冷链物流系统,培育物流服务产业集群。
    四、关于产业及空间布局
在产业布局上,重点推进商贸物流、制造业物流、港口物流、保税物流等四大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着力推动临空产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医药交易物流、冷链加工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了“物流总部基地+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配送网络”的物流设施布局方案:一是依托中央商务圈,在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物流总部基地;二是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在主城区外围建设6个综合型物流园区,即空港综合物流园、东西湖综合物流园、阳逻港综合物流园、汉口北综合物流园、郑店综合物流园以及花山港综合物流园;三是依托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及大型专业市场等,在主城区及城市外围配套建设8类专业物流中心,即医药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危化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汽车物流中心、钢铁物流中心、电商物流中心以及生资物流中心;四是依托商业密集区、重点产业区和大型社区等,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物流配送站,形成对外物流辐射和对内高效配送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
    五、关于推进措施
    实行项目库管理,纳入“十二五”时期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项目库管理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化5大类,共173项,计划投资总额约1100亿元。推进“十大行动计划”,即物流通道畅通行动、多式联运推进行动、信息平台建设行动、核心企业培育行动、园区建设提升行动、口岸服务提效行动、仓储配送提速行动、物流服务创新行动、企业物流外包行动、基础工作规范行动。
自去年市委市政府调整物流管理体制,特别是作出建设国家物流中心的战略部署以来,市物流局认真履行职责,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全面推进。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财政局、国土规划局、物流协会等市直相关部门(单位),积极支持、相互配合,部门协作机制初步建立。各区积极行动,分别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或工作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推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全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国家物流中心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目前,美国安博公司、浙江传化物流、长航集团、湖北百盟集团等一批物流项目纷纷看好武汉。
    下一步,物流发展工作的重点是:
    (一)抓紧起草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意见,细化落实“国九条”和武政规【2012】3号文件精神。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美国安博、长航集团、湖北百盟、浙江传化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
    (三)开展全市物流企业普查,做到企业底数、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发展方向清楚。
    (四)建立和完善物流产业统计体系,加强物流产业专项统计工作。
    (五)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建设。
    (六)高质量组织好三大活动。一是5月上旬以主宾城市身份组团参加在昆明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二是6月份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汉举办物流信息化推进大会;三是11月底在汉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七)加快重点物流园区的专项规划工作,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实现物流园区的规划功能。

 

武汉市商务局副局长孙朝忠:

    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为战略基点,进一步凸显和强化武汉作为全国市场中心的地位,提升资源配置和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功能,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加快发展。
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中心;商贸流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打造时尚消费中心,构建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引导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商贸流通业是我市最有历史、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需求发展的产业。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武汉商贸流通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城市消费市场和集聚辐射枢纽,为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时尚消费中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实现大转型”的总体要求,以推进流通现代化为主导,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发挥产业先导作用为主线,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强做大流通主体,提升流通服务功能,将武汉建设成时尚品牌消费中心、中部地区购物天堂、特色商业集聚中心、大宗商品分销中心,形成竞争有序、业态多元、布局合理、货畅其流的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未来五至十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标:到2016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00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达2万亿元以上,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连锁商业等现代业态市场销售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超过50%。力争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餐饮业零售总额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打造一批体现国家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的“武汉价格”指数,推动武汉成为国内贸易的重要交易地、国际品牌的主要集聚地。
    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是一项全市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未来五年,我们将围绕本市商贸流通发展的关键内容,重点推进如下重点工作:
    一、加强统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引导持续协调发展。按照武汉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格局,未来五年总投资700亿元以上,推动建设30个以上重点商业项目,提升10大商圈的商贸服务能级,改造建设10个特色商业街区,培育17个新兴区域商业中心,有序发展城市新区新兴组团商圈,构建特色鲜明、业态优化、购物便利、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商圈,形成城市繁荣繁华的支撑体系。10大商圈是解放大道中段、江汉路、沿江大道、王家湾、钟家村、中南路、鲁巷、徐东、临江大道和建二路等。10个特色商业街区是指汉街、武汉天地、江汉路、珞珈山路、沿江大道、万松园、吉庆街、户部巷、鹰台路、建二等。17个新兴区域商业中心是指二七、后湖、水果湖、街道口、南湖、古田、关山、杨春湖、红钢城、沌口、四新、吴家山、前川、阳逻、邾城、蔡甸、纱帽等。 
    二、发展现代零售业和分销批发业,加快建设时尚之都、购物天堂。提升商业设施品味,发展高端零售业,引进世界知名商贸企业、顶级品牌,建成国内外著名商业品牌聚集、时尚现代、具备超广域辐射能力的时尚消费中心。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形成功能完备、高效通畅、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现代商品市场网络,力争到2016年全市年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大市场突破6个,年交易额超过50亿元的大市场达10个以上。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培育网络消费、刷卡消费、外卖消费、媒体定购消费等新兴消费。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创新发展特色商业,完善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扶持体系,打造具有武汉老字号特色的商业街。目前我市扶持老字号发展的主要政策有:市财政每年在本级预算中安排500万元,用于现代流通技术改造传统商业餐饮服务业老字号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新增经营网点,建设配送中心与新产品生产线,进行设施、设备改造更新和品牌宣传,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展会及市级以上大型推介活动项目;老字号企业发掘有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的传统工艺、技术,传承独特技艺及特有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老字号企业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的老字号企业项目。 
    三、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的商品集散中心。加强商贸物流基础网络布局,以商贸业聚集地、大型批发市场、进出口口岸为依托,完善货物储存、配送功能。加强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冷储能力超过50万吨,达到国内冷库建设先进水平。实施城市配送体系建设工程,完善大型商业零售集团集约化中央配送中心体。加强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功能和配送网络的配套建设,打造以大市场集群为特色的商品集散型物流中心。力争到十二五末,武汉商贸控股集团主营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跻身全国物流20强。依托国药湖北分公司、九州通、新龙药业、同济堂等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医药流通物流节点城市。 
    四、发展餐饮业,加快建设“美食之都”。提升餐饮业发展水平,扶持和培育3-5家年销售过10亿元的大型餐饮连锁企业,20家以上年销售过亿元的餐饮品牌企业。发展300家风味特色连锁餐饮店,打造20条以上市级特色餐饮美食街区。加快推进餐饮产业化发展,支持餐饮原料基地、餐饮工业园基地的建设,实施“农餐对接”工程。打造“鄂菜”餐饮品牌,弘扬和发展“汉味小吃”文化,加强餐饮与文化、旅游、会展、休闲等其他行业结合,提升餐饮文化品位。 
    五、深化商贸流通业改革,做大做强商贸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经营主业突出、管理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力争到2015年,培育一家销售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商业集团,培育1家过500亿的医药流通企业集团,2-3家过100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深入发展新业态,加强商业管理创新。加快流通国际化进程,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零售商和战略投资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 
    六、发展社区居民服务业,提高便民利民水平。健全提升社区商业,发展社区中小型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早点快餐店、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发展洗衣、修理等便民生活服务业。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培育一批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示范性强的家政服务业企业。积极发展都市夜经济,打造地方特色鲜明、“吃购娱”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顺畅、环境整洁卫生、管理科学有序的品质夜市。加快新城区便民商业设施建设,形成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协调发展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七、密切产业联动,有效发挥商贸流通业先导作用。建立通畅高效的工业品流通网络,推动商贸企业服务地方工业品销售,推进生产资料流通组织现代化、交易方式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培育一批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大中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推动内外贸企业对接,搭建外贸产品内销订货平台,打通内外销商品流通的渠道。

 

    武汉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刘立新:

    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是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1年,市政府决定以东湖高新区为依托,打造资本特区,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特区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助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 
    一、打造资本特区的必要性 
    打造资本特区是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截止2011年12月末,武汉地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49家,武汉法人金融机构14家,典当行4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84家,私募基金等机构近130家,共有25家金融机构在汉兴建后台服务中心,已初步形成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各种金融业态并举,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中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城市,武汉还是央行大区分行以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区域监管机关所在地,聚集了大批的金融管理人才,武汉区域金融中心正在逐步形成。 
    虽然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金融总部机构不多;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武汉还没有具有更大影响范围的区域性金融市场等等,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任重道远。 
    当前,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愈来愈激烈,兄弟省市纷纷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当地。在这一日益紧迫的形势下,根据我市加快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十分有必要以东湖高新区为依托,打造资本特区、金融特区,及时完善科技金融创新的支持政策,增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进而推动全市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助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二、武汉资本特区建设初见成效 
    2011年6月,武汉资本特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形成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支撑体系,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专营机构、天使投资、融资租赁、要素市场等金融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 
    一是金融机构聚集效应显现。2011年,在资本特区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达到20家,网点总数达到86家。汉口银行光谷支行升级为光谷分行。交通银行科技支行开业。天风证券获批成为综合类券商。新增华西证券和民生证券。天风证券、长江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等30多家券商在资本特区开展业务。长江财产保险公司总部落户资本特区,注册资本金12亿元;泰康人寿养老保险分公司正在筹建中。保险机构总数达到6家,其中,保险总部1家,营业部5家。新增3家担保机构,担保公司总数达到9家,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5亿元。
二是区域金融要素市场加快形成。资本特区新设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农畜产品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金融要素市场累计达到7家,全年完成交易2030宗,交易总额超过680亿元。资本大厦一期完工启用。7家交易所、30余家配套服务机构入驻运营。 
    三是金融新业态加快发展。2011年资本特区新增投资机构40多家,总数超过60家,累计资本从50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100亿元的国开光谷产业发展基金,200亿元的国开湖北(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基金,200亿元的武汉循环产业基金落户资本特区。2011年有4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式开业,8家正在审批中。资本特区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近15亿元。武汉东创、瀚曦、湖北国中3家融资租赁公司正在报批之中,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0亿元。武汉金源信企业服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获央行第三方支付业务执照,成为省市首家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 
    四是金融创新深入推进。2011年实现创新融资超过110亿元。其中,投贷联动贷款1.39亿元,股权质押贷款21.2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8亿元,应收账款质押融资2亿元,信用贷款45亿元,节能减排贷款1.5亿元,信托融资8亿元,融资租赁7.36亿元,BT融资16亿元。完成5.3亿元中小企业集合贷款,支持企业26家。联合海通证券计划发行集合债券5亿元左右。其他集合产品已经启动,申报企业超过140家。推广科技保险。2011年,高新区39家高新企业申报和购买科技保险共计56.93亿元,缴纳保费1135.6万元,获得市财政科技保险补贴352.5万元,投保金额、保险补贴金额均占全市的60%以上。 
    五是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撑平台初步建立。设立金融超市,2011年,金融超市受理306项56亿元融资需求,对接金融机构459项,78家企业实现20亿元融资授信,实际放款9.4亿元。成立“民间资本服务中心”,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区域性债权直接融通市场。成立企业信用促进会,初步建立覆盖4000多家科技企业、重点企业的信息数据系统,完成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开发和论证,推广信用产品和信用贷款。设立湖北省专利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平台与8家银行签订103亿元的专利权质押授信协议,为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奠定基础。 
    三、基本思路与措施 
    未来五到十年,我市将以培育“三区”即金融机构的聚集区、资金融通的高效区、金融创新的试验区,打造“四个中心”即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全国性金融教育培训中心、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区域性票据业务中心为主体,将武汉打造为中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到2015年,基本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化、金融业务的特色化和金融服务的精细化,初步建成全面开放、监管有力、竞争充分、功能齐备、层次丰富的现代化金融体系,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金融业的市场化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加快资本特区建设。2012年,我们将完善并落实关于打造资本特区的优惠政策,加快资本特区建设,并将资本特区的优惠政策和成熟经验逐步向全市推广。今年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台北及美国硅谷进行资本特区专题推介会,重点引入新型金融机构,包括境内外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天使投资,外资银行、融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争取在资本特区新增1家银行分行、2-3家科技支行、1-2家保险机构、2-3家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2-3家证券中介服务机构、2家融资租赁公司、5-10家小额贷款公司、3-5家担保机构,新增股权投资机构15-20家以上,资本特区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资本总量达到150亿元以上。 
    (二)加快建设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等多渠道在境内外上市,到2015年末,争取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30家,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突破1000亿元。积极探索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争取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范围,积极申请武汉股票柜台交易试点。 
    (三)发展金融新兴业态。2015年以前,争取成立3家村镇银行、2家消费金融公司,引进3—5家具有品牌优势、拥有核心技术的中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引进3—5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争取2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上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80家以上,管理资产100亿元以上。大型产业投资基金达到2家以上,中等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达到5家以上,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400亿元以上。引进及设立股权类投资及管理机构100家以上,私募基金规模突破150亿元;设立或引进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及分公司2家以上。发展金融租赁业,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超过400亿元,信托融资超过1000亿。 
    (四)推进金融创新。今年争取完成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融资、融资租赁、中小企业集合贷款、集合债券、集合信托、集合票据等创新型融资业务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30%以上。推进信托股权、信托债权、风险投资、中期票据、私募债、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等融资产品融资;未来五年内,我们将探索开展离岸金融结算业务,争取跨境投资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进第三方支付试点; 
    (五)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及金融中介机构来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争取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后台运行与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央行在汉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初步形成集聚效应、辐射效应。 
    (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武汉市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维护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运作机制。健全完善金融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共同打击金融领域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增强监管合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长江网]武汉投资1100亿元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
·[长江商报]武汉拟建全国商贸物流中心
·[楚天金报]武汉拟投1148.9亿 2015年建成国家物流中心
·[楚天都市报]700亿提升十大商圈 武汉将变身时尚消费之都
·[荆楚网]武汉迎来发展良机 将建成国家商贸物流中心
·大楚网 ·新华网湖北频道 ·和讯网
·搜狐 ·现在网 ·长江商报
·荆楚网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