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探微(下)

2012-11-07 11:0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图为:7月份,百步亭社区举行绣红旗活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湖北日报)有一种力量叫一呼百应,有一种信仰叫无私奉献。

  在追求物质快速增长的时代,百步亭人坚守并不断纯洁着自己的精神追求。

  砂石经营户夏远刚入住悦秀苑,看到大家纷纷为廉租房邻居捐款捐物,他悄悄给苑区“慈善超市”送来了三台轮椅。

  一度沉溺赌博的大学生小周搬进了温馨苑,社区请他为党员民主生活会做记录,参加志愿服务。他戒掉了赌瘾,考上了北京大学研究生。

  百步亭是一片信仰滋养的土地。普通党员、普通居民来到这里,就会融入百步亭党建文化氛围,获得精神成长。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成长。采访中,我们从百步亭“今天”的和谐中,探究百步亭人从“昨天”走来的足迹。

  “老上访”变成“热心肠”

  “以前,我不是个好党员!”在温馨苑的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上,512栋党小组长朱凤清剖白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企业下岗后,我总是牢骚满腹,一年要打好几次‘市长热线’,还和群众一起,到区政府门前静坐过,连我家孩子都嫌我‘心态不好’!”

  2011年,朱凤清搬进百步亭后,党支部发现她是党员,动员她担任楼栋长,让她重新发现了身上的“光芒”。参加社区“认亲宴”、“迎新宴”活动中,朱凤清感觉到,百步亭党员个个先进、人人带头。“我也不能落后!”朱凤清在楼栋门口贴上自己的照片,留下电话,承诺“为楼栋居民服务”。通过入户调查,朱凤清发现512栋50%是老人,40%是租房住的年轻人。年轻人夜生活丰富,回家晚了动静大吵了老人休息。她打印一张《温馨提示》贴在门栋,年轻人深夜回家都很安静。遇到停水停电的通知,她主动给上班的年轻族打个电话,提醒他们提前准备。

  7楼的一对夫妇房屋漏水与物业闹矛盾,双方僵持不下,请她调解,她两边做工作,提出了双方满意地解决办法。2楼李大姐老伴去世,朱凤清陪她散步,帮她度过了最难熬的一段时间。虽然都是些日常琐事,楼栋长的美名还是渐渐传开,如今,朱凤清成了512栋人见人爱的“朱大姐”。

  百步亭的居民都是普通百姓,物质上不算丰裕,很多人生活上也不是一帆风顺。可是,他们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感受到了被重视的幸福,在不断的精神追求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快乐。

  残疾人刘长斌原在工厂上班,后来厂子倒闭失业了;他开载客三轮车拉活,整治交通秩序时又被停运了;他租起门面做生意,不巧又赶上了拆迁。屡遭挫折,他曾多次带头闹事。

  入住百步亭后,社区党委书记茅永红与他结成帮扶对子,陪他一家过年,请来老师义务辅导他儿子的功课,还资助他看病,帮他办起彩票销售点。刘长斌腿脚不便,志愿者主动帮他干买米买油的重活。

  社区温暖了刘长斌曾经冰凉的心,他思想上发生了很大转变。他像换了个人一样,热爱生活,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广场上举办大型活动,他一个人在四周默默地捡烟头纸屑。在他的福彩销售点,他捡了30多部手机和3万元现金,全部交还失主。

  精神接力,薪火相传

  秦永庆是百步亭最早的一批住户,由于工作忙,无暇顾家,社区志愿者主动帮忙,小孩暑假没人带,老年大学帮他托管,还辅导孩子做作业。

  2009年,由于企业经营困难,秦永庆下岗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干啥呢?秦永庆思忖着,“我是一名党员,社区志愿者帮助了我这么多年,我要回报他们。”他主动来到新交房的悦秀苑、景兰苑,帮空巢老人买菜修电器,调解因装修带来的邻里矛盾,当了整整一年的志愿者。2010年底,他高票当选悦秀苑居委会副主任。

  悦秀苑有184户廉租房,其他的都是“摇号”入住经适房的低收入家庭。在秦永庆等社区群干的努力下,悦秀苑把慈善超市办得红红火火,从2010年12月7日开始接受捐赠,到今年7月中旬,收到棉被、衣服、毛毯、鞋子等共计308件。低保户何卫国家徒四壁,寒冷的冬天还垫着一床席子,秦永庆给他送来了社区党委捐到慈善超市的棉被,何卫国十分感激。元宵灯会时,硬要把自家的席子捐到居委会,做扎花灯的材料。

  “百步亭人心中充盈着一种爱,对共产党发自内心的热爱!”回望人生历程,秦永庆深有感触地说。

  精神力量最能打动人、感染人。安居苑209栋党小组长陈武元多年为居民服务,大事小事记了满满5本工作手册。2005年,陈武元去世后,他的爱人朱玉兰接替他担任党小组长,在深圳工作的儿子多次要接她离开,她始终舍不得楼栋的工作。

  吴淑珍是社区谈心室的值班志愿者。一次调解纠纷时,她把无人看管的外孙女涵涵带在身边。“姥姥,你为什么要帮他们呀?”“因为他们心情不好,需要帮助呀!”回家后,涵涵悄悄用牛奶盒作了一个小信箱,写上“心情投诉箱——喜怒哀乐放进去”几个大字送给吴淑珍说,“长大了,我也要帮他们!”

  如今,涵涵当上了202栋的小小楼栋长,放学回家,总要主动“检查”楼栋卫生,遇到不文明行为,就上前劝解,可认真啦!

  “红色家谱”输送信仰力量

  积善向上、志愿服务是百步亭的外在的文化符号。追溯这种文化的精神内核,记者来到了百步亭社区延安精神研究会。

  社区也有延研会?这并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02年10月,百步亭社区党委就成立了全省首家社区延安精神研究会,骨干会员由社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老教育、老党务组成,如今苑区还有延研会分会,已发展到60多人。

  这些年,延研会组织“五老”报告团,进社区居委会,进辖区中小学校,为青少年义务进行革命传统讲座千余场次。军功章的故事、劳模的故事,“五老”们真情投入,听得人催人泪下。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心灵受到洗礼。

  2010年以来,延研会副会长阎国荣和秘书长熊约翰等采访了社区10多名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老战士,两个月整理形成近5万字的“口述革命史”——《百步亭社区老战士的故事》,成了社区居委会、中小学校抢手的“红色”课本。“‘红色家谱’是百步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阎国荣认为,“为了人类解放和他人幸福甘愿牺牲自我”的革命精神,以及它所承载的坚定信仰,就是百步亭党建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百步亭精神气质所在。

  信仰就像空气,悄然无声地渗透到百步亭社区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信仰就像甘泉,滋润着现代都市人浮躁的内心,让人们在物质的社会中找到了强大精神动力。

  百步亭这片土地,因为信仰的滋养而丰富厚实,因为信仰的滋养而生机勃勃!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