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委组织部部长李天雄工作手记

2012-11-07 10:3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时间:2012年5月25日

  地点:工人村街青宜居社区

  这是5月份我第3次来到这里了。

  青宜居社区,是我定点联系的基层社区。这里,是青山老工业棚户区改造还建社区,建筑面积43.7万平方,居民5579户。之所以把青宜居社区作为下基层联系点,当时我有两个考虑:一是“五务合一”建设是当前全市基层党建的工作重点,青宜居社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在即,抓好这个典型对推动全区“五务合一”工作有指导意义;二是基于全区“三大改造”工作实际——青宜居社区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拆迁还建社区,其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规模、使用情况和管理模式一定能够为全区其他“三大改造”社区提供有效的借鉴和示范。

  走进青宜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厅,入眼即是宽整的“一站式”服务窗口、醒目的电子指示屏、雅致的墙上标识。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有的在整理资料、有的在和办事的居民轻声交流。看来“就业社保”今天业务繁忙,窗口前好几位居民在排队等候。几从凤尾兰静静地立在墙角,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青宜居社区建成之初,占地60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也随之落成,如何建好用好这个棚户区改造后的首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使之成为“三大改造”社区“五务合一”建设典范,是我在这个联系点要完成的首要调研任务。本着“长远规划、建有所用”的原则,我向工人村街、青宜居社区的同志建议,不忙着马上装修开工,先做做功课,走出去,多看、多学、多取经,把整体布局规划好,在实用的基础上统一格调、突出特色……从兄弟城区取经回来,经过反复调研、专家验证,青宜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终于开工装修。大到内部格局、小到标识上墙,从党建品牌创建到内部精细管理,一回回集中座谈、一次次现场指导……6000方的青宜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逐渐丰满、充实起来。如今,青宜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日均接待群众300余人次,一站式服务大厅、青少年空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大讲堂、社区卫生服务站等13项功能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促进和谐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看着居民群众在这样规整漂亮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办事、活动,我深有感触。身为基层的组织部部长,下基层其实是自己分内的“必修课”。深入基层,实际上就要“身”入基层,把“办公室办公”变成“现场办公”,把经验带到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组织的关心送到基层,和党员群众一起解决问题,开展工作,为全区“五务合一”建设起个好头、领个好路。

  转过大厅,上楼就是800平米的阳光家园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里,日间照料、配餐中心、心理咨询、康复治疗等功能一应俱全。才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笑声,原来是十来位老人正在养老服务中心聊天说笑、打麻将。一眼就看到了83岁的孤寡老人刘华斌,他当初死活不愿意从老街坊搬出来,说是周围都是老邻居,一时头疼脑热有人照应,搬进新大楼,家家关门闭户,自己这个孤老头就没人管了,几次上门慰问交谈,老人终于打消了顾虑……现在,刘华斌老人不就在这里打牌说笑吗?几步赶到刘老身边,还没开口问好,刘老已经站了起来,握着我的手,笑呵呵:“部长,多谢你,说服我这个老头子搬家。这里好啊,啥都不缺,病了有人管,活动也方便。现在社区就是我的家,社区干部就是我的亲人啊!”

  看着刘老浑身洋溢出的满足感,我深感欣慰,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对群众倾注感情,时时处处为民着想、替民分忧,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既要济群众一时之困、更要解群众长期之难,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你对群众有多真、群众对你就有多亲。 组工干部下基层,要求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扑下身子,“身”入基层,心怀群众,当好基层党建的“指导员”、当好基层干部的“知心人”、当好基层群众的“暖心人”,一心一意抓好基层党建,全心全意服务基层群众,让组织的关怀温暖群众,让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