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领导制度强化领导的有效性

2019-11-12 10:10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肖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即日起,长江日报推出“中国之治名家谈”系列理论访谈,深入解读“中国之治”。今天推出首篇《以党的领导制度强化领导的有效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系统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谱系,展现了“中国之治”宏大愿景,开辟了“中国之治”新境界,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之治名家谈”将约请国内哲学社科领域有影响力的理论名家进行访谈,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中国之治”的内涵、优势等,读懂“中国制度为什么行”。访谈将在每周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以党的领导制度强化领导的有效性

  中国之治名家谈

  采访嘉宾: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其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居于统领地位。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这次全会的最新表述。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领导制度化经历了长期探索,这次全会既是长期探索的总结和归纳,也为下一步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指明了方向。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怎样的“制度体系”?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求知”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

  党的领导居于统领地位,

  是制度优势得以发挥的根本前提

  本次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突出位置,并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中,如何理解这一制度安排?

  竹立家:对党的领导,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历史到当下等多重维度来加以认识和把握。根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力量,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要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必须坚持党领导一切。

  从实践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起到了四梁八柱的作用,而党的领导又居于统领地位。本次全会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其中党的领导是其他优势得以成立和发挥的前提。

  党的领导为什么需要制度化?

  竹立家: 从制度与治理的关系来看,治理是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制度功能的发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根本目的是要让党的领导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制度优势可以进一步发挥。通过解决党如何领导、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实现党内和党外监督等一系列问题,保证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强化领导的有效性,保证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党的领导制度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经历了长期探索

  从历史看,党的领导制度化经历了哪些探索总结?

  竹立家:党的领导制度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1927年的中共五大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同年9月底10月初,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三湾改编”,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指挥枪根本原则,可以说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最根本的制度安排。之后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各个方面的领导逐步形成,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各方面。

  到了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领导方式也一直处于探索当中。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开放也好,可以说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最根本的保障就是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从制度上完善党的领导。

  这次全会在党的领导制度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应如何评价?

  竹立家: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进行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的领导在制度方面取得了积极、重要的成果。比如为加强权力监督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怎样使党的领导在实践中更好地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例如怎么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

  十九届四中全会这个时间节点,既是对过去党的领导制度化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同时为下一步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指明了方向,比如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等等。

  党的领导既是最高政治原则,

  也体现在国家政权各方面制度运行之中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如何从“原则”规定具体化为“制度”,又如何具体体现到国家治理体系中?

  竹立家:党的全面领导不是空洞、抽象的政治原则。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来自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从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GDP位居世界第二,从世界文明的边缘快步地走到世界文明的中心,并在世界上取得较高的威望和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领导。历史已经证明,在制定重大战略和决策,实施公共政策等方面,中国共产党很少失误,这是其一。其二,党有极强的自我净化能力,能一直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三,党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国内国际的形势发展变化,实事求是地提出一系列符合当下的具体情况,又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方针。

  其次,党的领导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体现到国家政权的机构、体制、制度等的设计、安排、运行之中。例如,按照《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从中央到基层,从国家机关到社会组织,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政令通畅、联系紧密的组织网络,实现党组织对国家和社会的覆盖嵌入和融入,将社会不同因素、不同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保证党的主张能贯彻到各个方面、各个地方。人事工作上,党的领导体现在确立党管干部原则,而且建立起了分级分类的干部制度。除此之外,党的领导还有其他一些更加具体、更加细节的制度安排,比如报告制度就保证了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前方的“岔路”“歧路”越多,

  越需要党的坚强领导

  这次全会对党的领导制度化,有哪些制度创新是亮点?

  竹立家:针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此次全会又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包括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这6项制度既是党的领导具体的实现形式,也是保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素。随着它们落到实处,党的领导制度将得到进一步筑牢,领导的广度、深度和有效性也都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结合当前时代背景,请谈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

  竹立家: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结构化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要解决问题和矛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时代,相较于之前几十年,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增强,必然要涉及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一些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在这种局面下,改什么、怎么改,如何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是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这种时候,既要有大胆突破和闯劲,更要有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谁来保证底线和正确的战略方向?当然是中国共产党。前方的“岔路”“歧路”越多,越需要党的坚强领导。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保证、强化党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是面对当前复杂局势的必然选择。

  从外部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明也在转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加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强国而崛起,必然会对世界体系和国际关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随之而来的既有合作共赢的愿望,也有敌意、阻碍,甚至围追堵截。想要突围,既实现自身的发展,又给世界带来正面的影响,需要足够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还需要将整个国家牢牢凝聚在一起,共同应对来自外界的风险和挑战。

  这个重担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很好地肩负起来?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举办上海进博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一系列操作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以正确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把握国际大变局和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长江网记者 邢帆

 

【编辑:吴蕾】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