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 用行动体现信仰的力量

2016-04-22 09:25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 高德荣:他用身影而不是声音指挥人 ·

  高德荣同志说:“领导就是带领群众一起干活,干出活路来。 ”“当干部、当领导的如果不务实,指挥棒就会变成搅屎棍。 ”“用身影指挥人,而不是用声音指挥人。 ”“漂浮在官场上使人越来越浮躁,生活在群众中让人过得更充实。”我把这些话推荐给大家,同大家共勉。

  ——2013年11月习近平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4月11日,独龙江通用机场选址现场,高德荣(右二)与专家探讨选址事宜,简朴的穿着就像一位山里老农 通讯员和进义 摄

  面对记者,“老县长”很冷,有时甚至直接闭门不见。然而,对独龙江的老百姓,“老县长”很热,为独龙江谋发展,“老县长”很热,自己花钱买大米、香油和腊肉送给村里的困难户,力促独龙江隧道通车,带领群众发展草果、养蜂等致富产业……

  · 文建明:俯身做群众的牛站起做群众的伞 ·

  30年来,你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你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虽积劳成疾,依然奋斗不止,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2011年5月26日习近平回信称赞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文建明(中)在基层调研 杨汉国 摄

  他在农村工作30多年,做过8个乡镇“一把手”。每到一处,他攻坚破难,开创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被称为“治乱书记”、“爱民书记”。他与肝癌抗争8年,先后接受38次手术,仍坚持带病拼命工作,51岁英年早逝,被当地人称为“营山的焦裕禄”。

  · 姜世谭:村官35年常陷争议以结果服人 ·

  试想,一个人凡事都“不出心裁”“老是知足”,他还能有所作为吗?要改革,要前进,唯有像姜世谭那样,锐意进取,敢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必须看到,“知足常乐”的哲学严重阻碍着我们民族的振兴。姜世谭精神的可贵之处首先就表现在这“老不知足”上。

  ——1984年习近平在《农村青年》发表文章《让姜世谭们“弃盾舞双剑”》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姜世谭1977年至2011年任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大姜家村党支部书记,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在蓬莱涌现出的一批农民企业家典型,被誉为蓬莱“新八仙”。1984年第2期《农村青年》,发表了《一个有争议的农民企业家》,详述姜世谭等农村企业家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争议。同年11月,习近平在《农村青年》发表《让姜世谭们“弃盾舞双剑”》。

  这12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名字,我们也许并不陌生;他们大多是普通党员,大多工作在基层,他们的事迹曾感动千千万万的人。通过回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作为,留给一方土地和人民强大的感召和力量。

责编:王玉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