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49项目总负责人:这是一份为孩子们做的规划

2013-11-30 08:12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36年后的社会

  应该更多一点幸福感

  记者:昨天,一个闺蜜在微信上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在采访《武汉2049》研讨会。她问,为什么要搞2049?我说,为了你还没出生的下一代。您今年58岁,冒昧问一下,您有没有孙子或孙女?按照您为武汉设计的2049规划,你想想他们会过怎样的生活?

  李晓江(笑):我现在还没有第三代。我想象一下,36年后的社会,应该比今天更加从容、更加安宁、更多一点幸福感。

  我们都在讲“成长的烦恼”。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在崛起和复兴过程中,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今天谈2049是共和国百年,至少已经两代人、三代人付出了代价。到2049时,起码应该是第四代人了,我相信他们应该会比我们幸福,比我们得到的更多,比我们有更高的境界。

  我们这一代人很辛苦,付出的很多,但好像欲望也很强烈,处在一个躁动的阶段、一个焦虑的阶段。我希望这些能很快过去。到第四代,我希望这个社会首先要更加包容、更加从容、更加淡定,这一点可能是比所有的物质环境都重要。

  其次,一定要比今天有好得多的生活环境,我认为,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中国的崛起是失败的。

  我们30年付出的生态代价,实际上是吃了后人的粮。严重的空气污染、严重的水体环境恶化,如果今后的30年没有一个大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人是不负责任的。但我相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讲,如果有二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是能够把环境治理好的,这个欠账是能够还的。

  第三,物质更加丰富,但同时,应该有更加理性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有一个更好的环境、一个更好的内心、一个合理的生活方式,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加良性的社会。

  我们做的事是防止最坏

  记者:我们常常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未来的地球被污染笼罩,人们纷纷逃离。而在近百年前,梁漱溟在回答“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时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会一天一天往好里去。”

  在做2049规划时,面对“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您会怎样回答?

  李晓江:其实从人类学会思考后,就没有停止这样的疑问。因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就一定会担心,一定会焦虑。

  充满了恐惧怎么办?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去维护好的东西,去改变不好的东西。规划师的理想是追求最好,但实际上我们做的事情是防止最坏。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最好是什么,但你知道最坏是什么。就比如谈恋爱找对象,你不知道你要找什么样的人,但你一定知道不想找什么样的人。对错的判断要比对对的判断更清晰。

  这次做武汉2049规划,可以说是我多年的规划理念和武汉想到一块去了,大家共同为未来变得更好、至少为未来不变得更坏找一条路径——空气不能再污染,绿色空间不能再减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