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山烈士祠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武汉随即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当时刚建成不久的湖北省图书馆主楼,遂成为战时中国最高统帅指挥部所在地。为了鼓舞抗战士气,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1938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蛇山南坡建成一座表烈祠,用以表彰先烈、供奉抗战中阵亡的将士。
随着前方战事日益惨烈,祠堂落成后,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前方阵亡将士的灵位入祠。直至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这里供奉着郝梦龄、刘家祺等知名抗战将领,以及所有参加武汉保卫战牺牲烈士们的灵位,包括空战英雄李桂丹、陈怀民等。
1947年7月7日,为纪念七七事变十周年,当局组织数万民众,为抗日阵亡将士灵位恢复入祀,举办了***奉安祭典。当时的《武汉日报》曾报道:“灵位所经,行人肃立致敬、商店住户争相鸣炮,素车白马备极哀荣。”“门首一联云:其生也荣,国有干城,民有楷模;虽死不朽,在地河岳,在天日星……”。
关于表烈祠的这段历史,今天已鲜为人知,即使在一些抗战史料上也记载不多。随着岁月流逝,表烈祠逐渐荒芜,后来挪做大学的招待所“黄鹄山庄”。有幸,三年前蛇山“显山透绿”大拆迁时,这座国内祭奠抗日英烈规格最高的祠堂得以发现并保存,幸运的是,包括表烈祠甬道、神阶及主体建筑等均得以“原汁原味”地保留。
2011年,为了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出资,彻底原样整修了表烈祠,并更名为“烈士祠”,将武汉会战的烈士和辛亥革命首义烈士一并安置在其间,同时,还专门组织了《武汉会战陈列》的展览,再次成为祭祀抗战英烈的国家级博物馆。
地址:武汉武昌区武珞路(近湖北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