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俄商无名墓 附近曾是万里茶道“旱码头”

2014-09-05 16:32 我要评论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 8月27日,在张家口元宝山半山腰,本报“重走万里茶道”采访团找到了遗留在这里的近代俄国商人墓地,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初步揭开了这块墓地背后的故事。

    破碎墓碑残存俄文

    进大境门往西沟,一条公路沿着大沙河河床向北延伸。

    随行的《张家口日报》记者手指河沟西面、元宝山半山坡上说,那就是俄商墓。

    记者和几名团队成员爬上土坡,眼前出现大U字形石墙围出的一片平地,步行测量,长约40米,宽约30米,地上可见10个土坑。

    几株矮树下有石块。走近看,是破碎的墓碑。石条和几块石块上看得见俄文,只留下上半截,下半截字母已断掉不见。通过两个条形石块长度,可推断出墓碑平面为长方形,约长1.8米,半人高。

    在墓地面向公路的方向,有当地政府于2011年立的碑,碑上有“俄商墓遗址”5个红色大字。背面刻文:“俄商墓元宝山村西侧南山腰处,墓地主人在山腰修筑了三个平台并修建了护坡,墓地位于最上面一个平台……张库大道兴盛时期,俄国商人在此经商,入乡随俗,死后就地埋葬。据当地人介绍,其后人已于20世纪80年代将骨灰迁走,现在,基址还依稀可见。”

    多国洋行入驻“旱码头”

    碑文所述,与张家口地方史专家刘振瑛告诉我们的情况基本一致。但俄罗斯墓碑是什么时候立的?葬了多少俄国商人?墓碑为什么会被破坏?这些问题仍不明了,刘振瑛和本地随行记者也不清楚。

    刘振瑛证实,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从汉口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茶叶之路”要经过张家口,张家口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陆路口岸。当时清政府海关收入的两个主要来源,其中之一就是张家口的关税。

    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张家口的中俄贸易达到顶峰。张家口成为驰名中外的“陆路商埠”,被冠以“旱码头”美名。

    当时大沙河河谷的元宝山、石匠窑、南天门一带,俄国茶庄、洋行、邮局、银行林立,英、美、日、法、德的洋行也来到了这里。

责编:宋菁

分享到: 0

娱乐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