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中俄万里茶道:茶道之上,大道宽阔

2014-10-08 16:22 我要评论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9月28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旁的红场。红场周边曾是莫斯科最大的茶贸交易场所

(长江日报)10月6日晚,“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完成全部行程,由圣彼得堡返汉。

    此行57天,行程14627公里,横穿欧亚大陆,历经中蒙俄三国。

    汉口—张家口—乌兰巴托—恰克图—伊尔库茨克—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是万里茶道的一条主线。采访团驱车经历全线,重点考察沿线24个节点城市(包括4个重要的茶叶来源地),采访当地政府、学界、民间,感悟茶路古今,探求申遗前景,思考万里茶道活的价值。

    茶路没了,

    道路却不断升级依然活跃

    万里茶道已经在上世纪30年代终止。但是作为一条大道,这条道路依然活跃着,甚至它的生命起点,也不只是从茶道开始时,而是从中西交往的更早源头开始。

    重走这条茶叶之路,让采访团建立了这样的概念:人类之间的道路,尤其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洲际之间的商贸大道,首先始于一些重要物品之间的交流;然后道路建立,道路上流通更多物品;最后这些道路固化,不断升级、发展,成为沟通人类之间交流往来的长久路径。

    采访团沿途采访的俄罗斯专家、学者瓦吉姆·沙赫洛夫、阿尔图尔·阿布德拉什托夫、弗拉基米尔·诺维科夫等,均提供以下历史依据并持这样的观点:就俄罗斯段部分线路来说,17世纪以降的万里茶道,也就是以前的丝绸之路。托木斯克、喀山、莫斯科这些地方,过去是运输和交易丝绸、瓷器,后来是运输和交易茶叶。茶叶之路是对丝绸之路的复活、刷新、升级、质变。

    一个新型的、有着巨大需求的商品,再次复活、升级并重建此前已有的一条商道。其后,这个商品即使退出了舞台,但道路的生命更恒久,更长期地为人类带来福利。

    茶叶兴起后,促成了西伯利亚大道的全线建设,由几代沙皇接力完成。20世纪初,这条万里茶道俄罗斯段的道路,更新换代成为西伯利亚大铁路。而作为公路部分,它目前仍然是俄罗斯境内贯通欧亚最重要的道路。

    同样的,1956年开通的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是万里茶道的现代化,它穿过中蒙俄,与历史上这条商道的线路完全吻合,至今依然是连接中蒙俄的一条动脉。

    这两年开通运行的中欧铁路,是万里茶道在新世纪的全新演绎。同样是发生在西伯利亚大道这条线路上,新的货物、线路资源、城市之间的贸易合作重新集成,升级为欧亚陆上货运的快速大通道。

    不止是茶,

    随之而来的文化影响至今

    万里茶道上,运的不止是茶。重走中俄万里茶道路途中,中外一些研究者不断对此作出强调。

    万里茶道上,也不止是商品从中国向俄罗斯运,也包括商品从俄罗斯向中国运。“万里茶道是双向的”,这是中外研究者另一个重要观点。

    “重走”之初,武汉市有专家对万里茶道这样定义:通过万里茶道,中国得以向世界输出亚洲的传统农业文明;欧美国家得以向中国输出欧美的现代工业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互为影响的典范,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条文化大动脉。

    “重走”过程中,采访团不断得到事实印证,并且不断得到佐证以上观点的新的史实史料。

    仅仅列举一下商道上的部分流通物品:通过万里茶道,中国向俄罗斯输出的,除了茶叶,还有茶具、瓷器、丝绸、绘画、折扇、中国装饰文化;俄罗斯向中国输出的,除了毛皮,还有药材、蜂蜜、银器、机器及近代工业。

    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刻持久。

    俄罗斯文化官员尤莉娅·米哈廖娃感叹:那些随茶道而来的中国物品,代表着神奇、精致和美妙,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珍宝!

    俄罗斯作家柳德米拉·叶罗申科说:中国物品带来的东方文化和美学,影响了俄罗斯几百年。

    当记者请俄罗斯学者伊万·索科诺夫列举茶叶及其中国文化在俄罗斯艺术、生活中留下的痕迹时,他的回答是“太多太多,难以尽数”。

    在茶叶运往俄罗斯的最大消费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记者看到当年的皇室、上流社会,把中国家具、器物、装饰、庭院,奉为最珍视和尊崇的生活布置;在茶叶运往俄罗斯的主线,西伯利亚大道沿线城市,记者看到那些古朴的木屋、木屋外的木雕、木屋中的窗帘和家饰,处处展示着东方美学。在波澜壮阔的中俄茶叶交易史及其相伴随的文化交流史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需要专业领域的研究者进一步辨识、确认。

    万里茶道,

    民间开放之路生生不息

    行走过这条壮丽的古道,采访团见证了河运衰落、海运兴起、铁运兴盛的历史。

    那些因河运而勃兴,又因海运、铁运被抛弃的城镇,突然衰落并至今落寞着,如铅山河口、社旗赊店、晋中祁县。但因“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命运的突然转换,相反形成了一种完美的保护。如化石在地层深处形成一般,在这些地方形成了最壮观的万里茶道中国段文物群,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民居、街道,以近乎原样保存着。

    而仍在海运、铁运连接线上的茶道城市,成为今日影响力巨大的大城市。俄罗斯八大城市,七个在万里茶道上。

    而不管是已被历史抛弃到地图角落里的破败城镇,还是身处现代城市中心的大都市,均有一种开放的气象。交流带来开放,带来包容,这是一条至理。

    河口、赊店、晋城,居民纯朴的民风、对来客的热情、对采访的不设防,让我们隔着几十个日夜回望过去,依然记忆犹新。张家口堡子里的寺院中,佛教、道教、关公同供于一个场所。叶卡捷琳堡的克里姆林宫中,一边是东正教堂,一边是伊斯兰教堂。喀山的城市短片这样宣传:“这里既是欧洲,又是亚洲。古老的历史,散发着现代气息。所有的宗教,在这里就像一家人。”

    交流,是推动开放的动力。而建立在民生之上,像万里茶道,由民生而至文化、政治的交流,有着最强大的民间活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采访中,研究者李睿愚在对纵横中蒙俄的中国商号“大盛魁”的研究中这样说:“这种群众性的、人民性的,包括不同的阶级性的交流,比起政治集团互派使者的交流还要普遍,还要生动,还要真实,还要亲切。这种综合性的交流为后来生生不息的和谐共处、携手共进、合作共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是深厚的群众基础。”

责编:宋菁

分享到: 0

娱乐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