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走东口:张家口成为北方茶都

2014-09-05 16:29 我要评论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 特派记者郑汝可 李皖 发自河北张家口)

  8月26日,山西晋中榆次——河北张家口。途经雁门关,行车9小时10分钟,行程556公里。

    之前,25日在山西晋中榆次采访行程58公里。

    目前,总行程2526公里。

    当年,茶商们赶着牲口拉着车,从山西出发,有两条路:一条过雁门关到张家口,称“走东口”;一条出杀虎口到呼和浩特,称“走西口”。

    如今,我们选择“走东口”,上二广高速,转张石高速到张家口,一天内抵达。所行路线与当年大致重合。



张家口大境门

张家口堡子里老城,街巷内仍住有很多居民,以老人居多

    中俄茶叶贸易,带动了万里茶道沿线一批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因“张库大道”而兴的河北张家口市,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张家口西北东三面环山,一条河流贯穿南北。周围的山势南宽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门”,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狭长孔道,一直通向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被称为“张库大道”。“张库大道”是当年茶叶贸易重要的运销线路,兴于1860年前后。经张家口到塞外的这一条商业之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 “走东口”。

    8月27日,本报“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来到张家口市,探访古城茶市、大境门等地,试图寻找当年中俄茶叶贸易留下的蛛丝马迹。

    堡子里拥有众多茶商总部

    采访团来到张家口的第一站,是被当地人称为“堡子里”的老城。堡子里是“张家口堡”的俗称,明朝时期防止蒙古军队进犯的军事要塞。

    如今的堡子里,主街是一条复古商业街,距离市中心不远。张家口地方史专家刘振瑛介绍,明清时期,随着张库大道茶叶之路的日渐兴盛,张家口堡的商业贸易功能越来越强,最后将其军事功能覆盖。

    “当时,‘堡子里’山西商人很多”,刘振瑛说,这里有当时全国最负盛名的票号“日升昌”,中外茶商云集此处,鼎盛时期堡内票号、商号达1600多家。晋商大户常家就是发家于此,在此设有大德玉、大涌玉等茶庄总号。

    记者探访看到,堡子里随处可见山西风格的单檐屋舍。老街上,常家创始人常万达兴建的大美玉商号,仍是街巷中的最高建筑,门口还留有当年的龙头雕饰。

    刘振瑛说,清代时期,张家口有四大茶庄:大裕川、大玉川、长裕川和长盛川。以大裕川茶庄为例,当年,清廷曾为其经营的茶叶赐予红色“双龙票”,使其购销畅行无阻。清乾隆帝赐予茶庄“双龙石碑”,上面镌刻着大裕茶庄对发展中俄、汉蒙贸易的贡献。“常家门口的龙头,应该就是获赠于此”。

    大境门外的“旱码头”

    张家口三面环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距离张家口市中心4公里左右的大境门,当年是山口处扼守张库大道的咽喉,被称为“中国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之一”。

    刘振瑛介绍,大境门修筑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修筑大境门,是清政府对张库大道这条商业运输线的极大支持。”他说,当时,张家口出大境门向西,近十里的狭长沟谷中,寸土寸金,商号店铺鳞次栉比,交易市场人声鼎沸。

    “外商也纷纷来此”,刘振瑛说,据记载,当时设在张家口的外国商行有英国的“德隆”、“仁记”、“商业”、“平和”,有德国的“礼和”、“地亚士”,有美国的“茂盛”、“德泰”,有日本的“三井”、“三菱”,还有法、俄、荷兰等的商行,总数达44家,可以和同一时期的天津、上海相媲美。

    记者看到,目前大境门与周围长城部分正在修缮,以开发旅游。刘振瑛所说的“十里沟谷”,目前正在兴建新的复古商业街,大多面目全非。只有西侧小境门内一条深深的车辙印,依稀可见清代诗人描述的“车辙行腾市井嚣,百年休养得今朝,黄云匝地遮沙漠,衰草连冈走骆驼”的景象。

    《茶叶之路》一书作者邓九刚说,张库大道的繁盛,与汉口开埠密不可分。1861年,清政府与中、法、俄签订《北京条约》,汉口成为新辟的通商口岸。1862年,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使俄商们取得在中国南方直接在茶区采购加工茶叶的权利;且俄商在中国边界百里内免税。“张家口成为俄商触角伸往中国内地的必经之地”。

    张家口因“走西口”隐而不张

    8月25日,采访团在山西晋中榆次走访获得新史料。

    据榆次区史志办刘锦萍研究分析,清政府南下入主中原前,因晋商一直在北方进行边境贸易的缘故,清与晋商之间有一种“近亲”的情感。为“财赋有出,国用不匮”,清政府需要晋商为他们购买、输送各种物资,以稳固边塞,于是册封了盘踞张家口从事边疆贸易的八家晋商为皇商。

    华商赴恰克图进行中俄贸易,须获得清政府的信票(即龙票),无票不准入市。信票只有张家口(清政府察哈尔都统张家口衙门)才有权发放,一年办两次,以旧换新,其他地方政府一律无权。“这就使晋商垄断了全部的恰克图贸易”,刘锦萍说。

    “山西榆次曾经的晋商时代,都是‘走东口’的商人,包括茶叶之路上排名第一位的常家和排名第二位的郝家,民间人丁的十之三四依附而行,何等壮观。”

    而“走西口”之路,是万里茶道上的旁支。这条从杀虎口到呼和浩特的路,是山西也包括其他北方商人,假道旅蒙走私俄国的贩茶之路。

    “走西口”走私茶叶的性质,在清咸丰年间改变,一个叫程化鹏的山西商人,代表西口商户请愿,使清政府信票发放权扩大到了呼和浩特。由此,“走西口”的私商由暗转明,堂堂正正融入到茶叶之路浩浩荡荡的对俄贸易大军中。“这段历史记载在《山西献征》程化鹏事略中”,刘锦萍说。

8月27日,张家口堡子里老城钟楼

责编:宋菁

分享到: 0

娱乐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