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问政 让官员常怀敬畏之心
市食药监局局长杨泽发:
全程监管
让市民吃得放心
本报讯(通讯员潘露 记者黄洁莹)针对电视问政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泽发昨日说,民以食为天,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呼声,是监管部门行政履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创新新理念、新机制、新措施,强化监管责任落实,让市民吃得安全放心。
杨泽发介绍,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正面临重大调整,由垂直管理变为市区分级管理,进一步强化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责任,在街(乡镇)设置食品监督所,使食品监管向基层深入;监管职能整合,监管环节减少,食品安全将实现由食品药品监管局完成从生产到消费的无缝监管。
全市将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要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加大对各区食品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
市质监局局长吴明益:
涉及群众利益
要从严管
本报讯(记者付莎 通讯员胡翔 刘翠微)市质监局局长吴明益昨日说,电视问政中暴露的问题不少,监管不到位、执法人员作风问题都是下步工作重点;食品安全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是大问题,要从严管”。
市质监局是今年全市承诺整改的“十大突出问题”的主要责任部门之一,而电视问政反映群众对小餐饮、小作坊的满意率仅28.44%,吴明益说,这是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期望值和重视,说明质监工作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全市质监系统将深刻分析原因,认真查找不足,完善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机制,加强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执行落实。
“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吴明益用12个字强调下半年的工作。他表示,要深入基层,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出发,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创新长效机制,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强化日常监管。
市民政局局长罗时春:
没有服务意识
做不好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志新 通讯员周钢)市民政局局长罗时春,参加电视问政收到一幅空房子漫画,反映的是黄陂区建国村养老中心建成后大门紧锁的事。连日来他暗访了30多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听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建议。他昨日说,只有沉下去扎根社区,为老人所想,才能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罗时春说,养老服务事关老年人权益,事关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没有服务意识不可能做好工作,没有一手资料不可能做好工作,没有敬业精神更不可能做好工作”。
罗时春表示,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将从四个方面加以整改:首先是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沉下去,在养老中心扎下根,为老人所想、为老人所思;一线工作人员一定要熟悉老人的需求,熟悉业务知识;对全市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培训;要做到对待每位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
责编: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