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队“两舰一艇”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凸显“三重价值”
(长江日报 记者韩玮 黄师师 长江网记者彭向东)本报为“两舰一艇”编队系列报道,昨日继续引发网友、市民、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共鸣。昨日,综合相关意见和建议,编队“两舰一艇”层层递进的“三重价值”凸显。
丰富武汉旅游题材
市社科院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笃勤认为,现在爱好军事、关心国防的民众越来越多,可与之相关的旅游景点却十分鲜见。在武汉,西安舰和中山舰都是不可多得的军事旅游资源,为两舰一艇“编队”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不但可以提供国防教育的基地,还能丰富市民外出游览的选择。
长江网网友“草台班子”认为:“这么好的水上旅游路线,还是要有策划、有投入,具有历史意义的旅游资源应该作为重点发展。”
亲近长江的难得平台
张笃勤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从汉口到武昌或从汉阳到汉口,都是匆匆而过,来不及细细感受长江。所以,为两舰一艇“编队”的意义,不仅是推出一条新的旅游线路,更重要的是让市民或游客近距离地拥抱长江,感受武汉特有的大江风范。
网友“嘉陵江七号”建议,武汉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亲江亲水线路,从武汉港或金口直接开船,让市民亲水的同时,长江沿途的风光也是看点。
江上看城惊见武汉巨变
“百座大桥之父”、美国和中国工程院双料院士邓文中去年11月来汉参加国际桥梁科技论坛时,曾专程乘坐游轮饱览武汉江面上的数座大桥。“我来过武汉几次,每次都会坐游轮看桥,每年都有不同的变化”,邓文中当时还提议,武汉不妨开发一条江上看桥的线路。
长江网网友“海涵”表示, 在建的杨泗港大桥和鹦鹉洲大桥,都是武汉新的桥梁代表,可以借“两舰一艇”线路,让市民在江上看到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成就,借此打出武汉形象展示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