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11部门分别签合作协议 将共建商业功能区
【协议摘录】
“我们省内的城际铁路已经从南昌修到了九江,希望未来它能开到武汉。”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黄维象表示,四省交通方面主要是围绕利于行人出行、产业互动来展开。
“目前,四个省会城市间基本有动车通行,未来希望能促进城际铁路网成形。”黄维象说,城际铁路将以“公交化”方式运行,促进四地居民来往,带动旅游、商贸和学术交流等发展。
黄维象说,四省要在水陆空全方位搭建一个“立体交通平台”,如兴建工程连通省际“断头路”,联合争取国家增开国际航空客货运航线和直达欧洲铁路货运专线,争取路桥通行优惠等。本报记者 周舜尧
加快构建城际铁路网络 形成“铁路公交”
围绕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四城市公路、水路、民航、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深度对接,积极发展铁水、铁空、水陆、空陆、水水等多式联运,打造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快速高效的多种运输网络。
【协议摘录】
合肥市商务局局长蓝天表示,合肥的商品流通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上能够很容易地买到黄鹤楼、芙蓉王等香烟。政府也可以打破规划的限制,在连锁企业自愿的情况下,让他们对门而建。蓝天说,四市商务合作交流,第一步需要政府打造环境和平台,拆除过去设置的门槛。第二步则是最困难的,企业离开本土后,需在资金、人才、文化、经验等方面积累,在市场上生存的难度更大。本报记者 汪志
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
支持各市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在对方市场布点,开展跨市连锁经营,为对方商贸企业到本地投资建店、合作经营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共同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会展业全面合作。
武汉市经信委主任余信国表示,将构建长江中游产业协作发展平台,推进四城市企业间协作配套和产业合作互补。
“中国100年前最大的钢铁企业就是跨地域的。我们现在注重产业优势的构建,各个市优势不一样。”他说,像合肥的家电,长沙的工程机械,南昌的航空制造,武汉的汽车、钢铁、制造业都有各自优势。
余信国说,这几年他常带产品去中部其他城市展销,很受欢迎,说明各地的产品有互补性。
协议签订后,将组织四市工业企业参加各市举办的各类名优特新产品展销。“要为企业提供便利,扩大产品的出口销售。可以办一些展销会,还可以联合去全国办。”余信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