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六大改革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长江日报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科技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建立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模式新机制等方面取得决定性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目标: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 消除壁垒
措施:
推进国企、民企共同发展。出台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积极引入非公有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市属国有出资企业及其子公司的产权多元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和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领域。建立健全中小民营企业信用体系、融资担保机制,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
有序推进投资、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投资项目依法依规自主决策。加强政府投资资金的统一管理。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加快构建地方税体系,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
措施:
研究制定《武汉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简政放权。做好国家和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继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
清理规范审批中介环节,切实推进中介机构与审批机关脱钩。编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目录和细则,推广政府购买服务。
稳步推进行政类和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进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管理、交通运输、城乡规划建设等领域机构和职责调整。开展公务员聘任制和事业单位职员制试点。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清理规范市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依法制定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目标:
简政放权优化结构
关键词:
清理规范审批环节 权力清单 责任清单
目标:
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关键词:
资本特区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人才发展机制
技术经纪人制度
增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擎作用。努力把光谷打造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区。参照落实“中关村新四条政策”。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管理改革试点。深入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财税政策试点、股权激励政策试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等工作。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新组建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企业院士工作站3个,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探索外籍高端人才绿卡制度,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30名以上。
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全面落实湖北“科技十条”和武汉“黄金十条”,建立技术经纪人制度,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大平台,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发展技术市场,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60亿元。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扩大“新三板”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