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总修车总堵 代表委员提议适度提高行车成本
【路网建设】
解决路面拥堵修路势在必行
2012年,武汉启动五年城建攻坚计划,快速路网是攻坚核心。至2016年,主城区快速路超过270公里。
2013年,武汉展开大规模快速路建设:东风大道等6条快速路实现新开工,姑嫂树快速路即将实现主线基本贯通,其余的二环线雄楚大街段(梅家山立交—楚平路)等快速路正和长江大道(范湖—湖滨段)、东湖通道等主干道一起“并驾齐驱”紧张施工。粗略估算,这一年城市道路建设总长度逾100公里。
虽处道路建设高峰期,但距市场实际需求还远远不够。2011年9月,二环线汉口段率先开“跑”,市民首尝快速交通的甜头。可建成只两年时间,二环线汉口段日车流量就已超过8万辆,高峰期通行能力达到饱和,路面拥堵屡见不鲜。
市人大代表王当强认为,修路势在必行,但相关部门应加强科学管理路况的能力,将施工期间的行车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解决路面拥堵,也决不能只依靠城市道路的建设。(记者 黄师师)
【环境倒逼】
拥堵中心污染高出平时6倍
日前,车主刘先生因在雾霾天驾驶冒黑烟的车辆收到我市首张雾霾天环保罚单。市环保局披露,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直接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超越工业排放,成为我市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特别是商业中心周边,拥堵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比平时高出6倍。为此,两会代表、委员认为,在做好车辆环保举措同时,借鉴一些特大城市通行做法,适当提升行车成本将是必然。
市政协委员孙惠勇建议,可在道路入口设置引导屏,让车流避开拥堵区。
家住武昌区的罗玉女士对此印象深刻。“大约是去年8月,最热的时候,有次周末开车去武广买东西,在商场门前高架下调头时,车子一直排到新华路路口,等了近半小时。路上弥漫着汽车尾气,一下车小孩就吐了……”此后,罗玉一般不选择周末开车去武广了。有时,她把车开到积玉桥,然后转地铁,“感觉轻松多了”。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发现,去年全市范围内,雾霾主要构成物PM2.5、氮氧化物浓度双双上升,全市24%的PM2.5和31%的氮氧化物来源于汽车尾气,均占各自排放总量的最大份额。
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主任罗巍说,去年汽车保有量猛增两成是污染物增加的主要原因,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造成空气二次污染。“堵车时车辆怠速行驶,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充分,污染物的排放要比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高6倍”。(记者 刘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