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三万”活动简报

2014-03-26 15:45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卖   菜——“惠万民”活动日记之四1月14日,我们驻村小组一行3人走访了肖家嘴,农户家大都门上一把锁。这个村原来是编篓村湾人,常年编篓的有近30户。我们走进肖家嘴21号家,主人叫肖秀成,今年73岁。老人说,现编菜篓不行了,东西湖的菜地被开发了(工业园),现在编罩鸡的鸡笼。每天平均可以编2个,每个20元。一年可以编300多个。每年毛收入6000多元。他说,年轻编篓人都去打工了,每天100多元,现货。

  肖秀成老人告诉我,他有3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出嫁了,一个儿子也成家了,孙子正在读大学。儿子、女儿都在蔡甸城关买房子。家里只剩一人居住,其老伴3年前走了。我看老人的房子很大,两间两层,厨房、卫生间瓷砖贴的。院子有十几只鸡、屋后面的院子是竹林。老人与我聊时,手并没有闲着。我看他的手,两手都是老茧。老人瘦瘦精精,显得很干练。

  到二组去,家家都锁门。我问村支书梁文江,他介绍,二组的农民以卖菜为生。有的在蔡甸城关,有的在柏林庄集市(张湾镇政府所在地)。该组卖菜的农户近十户,已经卖了20多年,都是60岁左右的人,夫妻共同经营等,他们经营较好。二组离菜场只有700米左右,生活又方便,电动车只需几分钟,就到菜市场,二组的有四户种菜,现种植的是红菜苔,每户15亩。三组的农民主要是种菜,有七户种菜,多的种25亩,最少的有10亩。主要品种红菜苔、白菜。农民告诉我,今年的红菜苔菜价不好,每斤只卖一元钱。我问一亩田种红菜苔收入多少,他们说一千来元,2012年卖到3元,地头批发都是2.5元。三组的农民种的菜一般都自己到蔡甸城关市场销售,很少批发。

  村主任告诉我:村里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去了,种菜、卖菜的都是中、老年人。

  在我们走访时,正好看见张湾镇龙行才等两位街干部,他们是联系村的负责人,并带来了两张表,一是“三万”调查表;二是“三万”做实事的表。

   打  工——“惠万民”活动日记之五1月14日下午接到通知,蔡甸区的王书记要到禾稼村。

  于是,今天我早早的在汉阳王家湾乘车去马口,于早晨7:40分到了柏林庄。

  今天,主要走访四组、五组、六组。

  四组的农民以泥瓦匠做房子为主,所以该组打工的多。他们组(包括禾稼村)打工一般不出远门,主要在蔡甸城关、新农、柏林等地就近打工。打工日薪,小工100元,大工150元。一般而言,年轻的泥匠(30岁-40岁)喜欢包活,年纪大一点喜欢点工。因为包干累,点工稍轻松些。不管点工还是包工,小老板都管中餐。据介绍,四组的农户经济较好,家里有活钱(每月有收入),但种田的收入只是家庭收入的小部分。

  五组的农民以种田为主,年轻人也在打工。该组的肖诗雄三兄弟,收购棉花、玉米,也是有季节性收购。

  六组的农民主要收入靠打工,也是不出远门。小工每天100-120元,大工(泥瓦、木工)每天150-300元。每年小工打工收入2.5万左右,大工每年收入4-5万元。一般而言,大工有的小业主承包建筑,主要是农民建房。农民朋友告诉我,他们乐意接农民的农房建筑。因为农民建筑是现货,一般一栋农民房20-30万元(每平方500-600元)。现在聘请农民工,要一个月付清工资,有的是15天一次工资。否则的话,工程做不下去。承包农民房的业主,每年的纯收入也有10-20万元。一般是建筑总费15%,如果低于15%就做不下去了。

  流   转——“惠万民”活动日记之六1月16日,走访七组、八组、九组。

  七组、八组的部分耕田于2013年流转给了一个苗木老板,共30户342亩,每年每亩500元给农户。2013年春天,在“洁万家”活动中,工作组给村里栽树、修路、挖沟。今天我们看到,满目葱绿。342亩苗木基地,栽满了各种树林、竹子。

  基地经理赵乃军告诉我们,该苗木基地已投资2000万元,种有几十种树木。每天聘请禾稼村农民20人左右,每天80元,一般都是50-60岁的农民,年轻的人不愿意干。公司一年的工资支出约30万元。主要是禾稼村的七组、八组的农民。早晨8点到12点,下午1:30至5:30,不包中餐。基地有技术员、管理七人。

  我粗略算了一下,禾稼村一户农民平均10亩地,种十亩水稻和玉米的收入只有1万元。除种子等支出,亩纯收入只有600元,流转出去每亩有500元。另在苗木基地打工,一年创收1万余元。加上流转十亩5000元,该农户收入就是1.5万元。还是流转出去划算。这样家庭,年轻人在外打工,每人每年2.5-3万元。如有两人打工,这样的家庭年收入就是5-6万元。据介绍,一般家庭每月开支2000-3000元。如果纯种田,家里就没有活钱。

  我们了解到九组的泥瓦匠有14人,小老板有4人。小老板每年承包农房等建筑,每年收入20万元左右,包农房是现钱,从不赊欠。九组是全禾稼村经济收入最好的一个组。

  当我们看到禾稼村90%的农户都是两层两间的楼房,院子里栽着白菜、红菜苔等蔬菜,心中好生羡慕。心想,当退休了,租一个农屋,种点小菜,养几十只鸡,又没有工作压力,该多好啊!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