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科学发展观在四川的鲜活实践
突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着力重点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做到纲举目张,力求重点突破。工业发展要变“单兵作战”为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城镇发展要变“单点辐射”为城市群带状延伸;新农村建设要变“单体结构”为综合体形态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制约。
把产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按照“一园一主业、各园有特色”的思路,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内企业间、产业间的关联度,促进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降低平均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共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孵化园地和区域工业发展的引领辐射高地。
把城市群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城市群的高效发展,不仅使城市各显所长、互补互助,更重要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拓广了空间、增强了活力。当前,四川城镇化进程总体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极大地制约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抓住国家建设成渝经济区的重大契机,准确把握“产城一体”要求,按照“宜居、宜业、宜商”取向,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省域城镇体系。在推进城镇化中,尤其要防止依赖土地财政求发展的倾向,统筹考虑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人口聚集和土地利用问题,实现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同推进。
把新农村综合体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农村综合体绝不是单纯的修房建屋和风貌改造,而是一个人口聚居性、设施配套性、功能复合性、产业规模性、城乡融合性等有机统一的农村新型社区,昭示了现代城乡新形态的未来趋势。要坚持以集中居住为主要居住方式,以规模经营现代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促进产业与新村互动相融,探索和建设城乡结合、拆迁安置、乡村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让农民享受现代生活,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