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十年 阔步发展

2012-10-09 10:12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硬件好起来 服务跟上去

  引入信息化服务手段,中国铁路迈入电子商务时代

  2011年6月12日清晨5时,京津城际铁路试行网络售票,备受期待的铁路网络售票终于破冰,中国铁路正式迈入电子商务时代。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铁路不仅在硬件上提速,在服务上也不断提高水平,推出了便民利民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更注重基础服务均等化,开行高铁的同时,也保留“绿皮车”。为适应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国情,铁路部门推出了以高速、快速、普速合理匹配的铁路客运产品,在高铁运行中合理安排不同等级、不同速度的客车开行方案,同时在既有铁路上还保留了327对“绿皮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不同等级和多种票价选择的需求。

  “在我们眼里,这可不是‘绿皮车’,是‘金火车’!”喀什至和田的5826次列车旅客、在国家电网莎车电力公司上班的巴热·阿卜都热西提说,他家住喀什,每3天就要往返两地一次。由于火车票比汽车票便宜近30元,他一个月能省下几百元交通费。而像同车从乌鲁木齐回皮山县的旅客马木提·斯地克,一家10口的旅费比坐汽车节省了1700元。“坐这车的都是拖家带口的,挣得少,时间多,现在的票价刚刚好,就是我们想要的!而且比汽车快了一个小时,遇到普通沙尘天也能出行。”

  更注重服务手段多样化,改进传统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入信息化。2010年底开始,铁路积极推广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电子客票、银行卡购票、自动售检票等多种信息化新服务,最大限度方便旅客同时,适应旅客多样化、个性化要求,拓展站车商业和旅行服务。如今,在京沪、京津、沪杭、沪宁等13条高铁的主要车站,旅客凭身份证可直接进站上车。“以前坐火车,最怕买票和进站。现在能网上购票,刷卡直接进站,坐高铁真的是太方便了。我现在京沪两地出差都选高铁!”京沪高铁旅客李先生感叹。

  不仅客运服务在提升,货运服务也在转型。2010年底,铁路购票开始试行“实名制”,如今铁路货运也有了“实货制”。自今年9月20日起,铁路货运组织改革迈出新步伐,以“网上受理、全程服务、自愿选择、公开透明”为目标,铁路开启了货运需求网上受理的先河。这一由“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不仅实现了铁路与客户远程直接服务,更促进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由“站到站”到“门到门”,铁路运输在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轨道上,也将开启新时速!

责编:陈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