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武汉 生态文明是“必答题”

2012-12-06 09:1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宜居:住房有保障 空气更洁净

    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局长周玉珍:住房保障,是生态宜居城市的基础。到2015年,我市还需要建设各类保障房约20万套;此外,还要逐步将新就业职工和在汉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房范围。

    住宅市场要实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武汉将调整“以区为主,市区联动”的住房保障机制,建立“全市统筹、市区联动”;打破区域限制,施行全市统一轮候和分配保障性住房;加强对老旧住宅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物业的投入;从2013年1月1日起,将在全市范围正式推行商品房转移登记(2005年1月1日后签订合同并已备案,无抵押)、所有权名称(自然人)变更登记、抵押权名称(自然人)变更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和异议登记等5项业务,立等可取。

    市城管局局长干小明:创建美丽武汉,“城管革命”要向便利利民的方向推,向社区拓展,向农村扩张。

    我们要开展“美丽心灵”工程。开展10个月曝光活动,每月曝光10个典型违法建设行为、10个乱闯红灯行为、10个环境脏乱差社区、10个车外抛物人、10个不文明工地;市容整洁工程,要反复洗、洗反复,洗出道路本色,洗出清新空气;城建攻坚,明年再拆15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开工建设3座餐厨垃圾和1座建筑垃圾处理厂;在发展大道、建设大道、水果湖周边等区域,建设3条亲民夜光景观街;2013年,建设50条花街、110座厕所。

    市环保局局长丁雨:武汉的生态环境可用三句话概括:总体向好,水平不高,形势严峻。我市生态环境横向比,位次不高,70个湖泊中一半无法满足功能区类别要求;工业清洁、垃圾处理水平不高,历史欠账多,工农商污染重叠,农村环境脏乱差普遍。

    怎么办?我们要以提供干净的水、空气、食品等生态产品为核心目标;尽快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评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环保不好搞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强激励,生态环保却是弱激励;此外,武汉监测环境的水平不低,但环境管理能力薄弱,责与权不够匹配,必须着眼于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

责编:宋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