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躬身实践推动汉阳全面崛起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在行动。我们将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更优的质量,推动汉阳全面崛起。
第一,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实力汉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增强“汉阳造”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扩大先进制造业优势。依托黄金口工业园、南太子湖共建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口产业园,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轻工电子、食品等现有优势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展示“新汉阳造”形象。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黄金口科技孵化基地,积极培育新材料、物联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同步发展。突出发展现代信息产业,提高工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程度,推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增值环节延伸,实现由“汉阳制造”向“汉阳创造”和“汉阳智造”转变。
第二,促进现代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打造幸福汉阳。按照“三镇三城”均衡发展和“独立成市”的要求,加快城市化步伐,让汉阳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一是提升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管网体系,提升城区承载能力。按照“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的原则,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进一步彰显现代化的城市面貌。二是促进城区繁荣。加快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打造国家级会展中心、路桥工程设计中心、中国(武汉)医药物流港和汽车贸易中心,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汉阳作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三是增强民生福祉。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大民生投入,努力使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全面的教育资源、更先进的医疗卫生、更人性化的社会保障和更优越的生活品质,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促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汉阳。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一是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园、墨水湖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增强汉阳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全面提振文化旅游业。按照全市“汉江十景”的规划布局,充分挖掘知音文化等现有文化旅游资源,串联汉江沿线文化旅游景点,打造汉阳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三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群众享有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更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共铸汉阳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第四,促进经济与生态深度融合,打造美丽汉阳。绿色生态是汉阳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后劲,积极以全新的观念谋划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一是建设宜居城区。整体规划空间布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成片开发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二是改善生态环境。以长江、汉江、墨水湖、龙阳湖、龟山沿线“五线”为重点,实施整体规划,彰显生态特色,形成亮丽景观带。三是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绿色产业,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