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争艳:“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

2012-09-19 07:56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王兴华 通讯员李京 余婷)57岁的王争艳已头发花白。罩上白大褂,习惯性地摸一下“装备”:左上口袋里的小电筒,左下口袋里的棉签,右下口袋里的听诊器,一天开始。

  她是湖北省十八大代表中的唯一的医生。也是全国2270名十八大代表中,唯一一名城市社区医生。

  虽然已退休,她又被原单位汉口医院返聘。每周二四六,在汉口医院坐门诊;而一三五,她就会回到熟悉的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那里,看了十多年病的老病人舍不得她。

 

十八大代表王争艳。 记者鄢玉红 摄

  病人老裴说,她从不打断你说话,你的问题哪怕再小再简单,她也会一一解答,生怕你没听懂。

  “王医生,我条件不太好,这几种药你看能不能去外面药店买?”在汉口医院专家门诊,一位女病人小声问。

  “当然可以”,王争艳边说边写,“外面买要便宜点,不过有种药可能没有,我帮你换一种”。

  她想了想,又低下头写字,“我把用量写清楚,外面药店不一定说得清楚”。

  老裴说,站在王医生旁边等候,有时会心急如焚,“她看病太慢了”。王争艳笑着说,自己的病人多是中老年人,说话慢,问得细,需要慢慢地说,慢慢地教,有时还要画图,他们才能明白。

  “我在社区主要治疗慢性病,希望病人成为半个医生,学会自我管理,不慢点教,怎么听得懂学得会?”有的医生一上午能看三四十个病人,而王争艳最多看到十一个已到中午1时。

  她说话音量大,常伴手势,“在社区干久了,面对的都是老年人,没办法”。

  王争艳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至今还常开两毛钱的处方。她解释,阿托品,调节心率,就只两毛钱,“在社区久了,我了解病人的生活。我是怎么过日子,我的病人就是怎么过日子;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