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人民日报 记者 朱剑红) 虽然没有宣战,但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中,中国政府实际上在进行一场抗击通货膨胀的战斗。
去年上半年,起起伏伏的物价让人牵肠挂肚。一些分析认为,到7月份以后,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渐回落,物价的表现将会是“缓慢回升,前高后低”。但事实是,从7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3.3%后,物价上涨的脚步开始加快,到11月份攀上了5.1%的新高。
价格水平逐月攀升,扰乱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步伐,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事关民生,事关社会发展和稳定,有关部门不断出手,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物价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党中央、国务院更是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高度重视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采取措施合理应对。国务院召开数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物价形势,部署制定相关应对举措,并先后出台了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保障群众生活等政策和措施。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一举推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完善法制、加强监管,增加补贴、安定民生等16条措施,强调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各地政府积极地行动起来,迅速开始了“控物价,稳民生”的系列行动。
发展生产,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过几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几乎每次都与粮食有关。所以,粮食是稳定物价的基础性的工作。2010年以来,中央政府以及各地都把扶持粮食和农业生产作为物价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达8579.7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1928亿元,占全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比重达到49%。为了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2007年以来连续4年大幅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持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补贴规模扩大、补贴标准提高。去年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四项补贴达到1226亿元,比2009年增加30.4亿元。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扩大蔬菜生产规模,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创造了条件。
保障供应,降低市场流通成本。投放储备糖、投放储备肉、投放储备棉……2010年,这样的消息屡见报端。为缓解国内部分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国家加大了大宗农产品储备的投放力度。2010年累计投放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小麦4329万吨、稻谷1343万吨、玉米2745万吨、食用油50万吨、棉花100万吨、食糖182万吨。在加大投放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市场,组织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进口,以保持国内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针对社会各界反映的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的问题,国家一方面加强批发市场、粮油仓储、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鼓励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在降低流通费用方面,更是给了真金白银的政策,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扩大到所有收费公路,并增加免费品种,全年免收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金额超过130亿元。各地还运用财政补贴、价格调节基金支持等多种手段,降低农贸市场摊位费、进场费,为稳定和降低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