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English
新闻
论坛
专题
社会
武汉24小时
民生新干线
房产
财经
教育
人才
大家嘴武汉
访谈直播间
贴图
动漫
长江时评
时尚生活
娱乐
体育
汽车
旅游
两性
医疗
武汉E刊
城区视窗
长江民调
长江宽频
下载
广告
黄鹤影院
天翼视讯
江城警讯网武汉交管网武汉文明网武汉创业网机关作风网武汉台商服务网长江微博名家论坛新闻发布会
新兴主流媒体 武汉门户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 2009专题 >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 观察评论
我担忧灾难变成被消费的悲情
武汉综合新闻网 www.cjn.cn
发表时间:2009-05-11 16:33 来源:长江网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长江网讯】  (长江商报 廖保平)汶川大地震周年临近,全国各地报纸电台电视台都会纷纷派记者进入灾区。

  周年后的集中关注,是必要的。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都想知道一年后的地震灾区怎么样了?灾民的居住安定了吗?生活有保障吗?妻离子散之后重组家庭了吗?他们的心理阴云还有多浓重?他们对未来有何期许?周年祭祀,在中国有别样的沉重。

  然而,据四川那边的朋友说,周年之际,来这里的不仅仅是媒体的记者,还有大批游人、“闲人”开着车蜂拥而至。

  当然,我不是反对人们去地震灾区旅游,旅游是好事,一可剌激消费拉动内需,二可给灾区人民带来旅游收入,一举两得,多多益善。我也不觉得周年之际进入灾区的人就全是为了旅游,很多人是真心去祭奠的。我只是有一点多余的担忧罢了,担忧灾难、灾区的悲情在这些特别的日子变成一种被消费的东西。

  当记者一定要把受灾者采访得哽咽啜泣,当外来者一定要看到受灾者呈现和讲述他们的悲伤……总之,当受灾者一次次当众“出具”自己的痛苦,媒体才得以让观众有了对悲情消费的满足感,觉得一场地震没有白白发生过,进入灾区不是白来,而是收获了沉甸甸的东西——这就很不厚道了。

  我想,在受灾者中肯定有不满足悲情表演的,也一定有想要表达别样的情绪的,比如愤怒,比如控诉,比如疑惑,比如绝望。这些,记者们能够帮他们表达出来吗?游人能够理解并帮忙奔走呼号吗?

  有人或许以为我在说,不要去打扰受灾者的安宁。其实,我是想说,受难者,除了眼泪还有流血。如若我们亏欠他们太多,他们自觉亏欠了亲人太多,我们不去打扰他们的安宁,他们也不会安宁,他们表面的“安宁”隐藏着不安或愤懑。

  我们有没有亏欠他们?有的,那就是在天灾之中我们承担了人祸的责任没有?那就是我们有没有将调查的事实真相告诉他们,包括死亡、失踪、伤残人数?做到这些,生者会得到安宁,逝者会得到安息。对生命的态度决定着一个社会文明的高度。因此,对灾难最好的纪念不是消费悲情,而是反思,我们对地震灾区的关注不应该止于周年的纪念日,而是持续的关注。

  让生者好好地活着,尤其是让那些受灾者活得好好的,是对逝者最好的悼念,为此,不要在灾难上叠加灾难,不要在伤口上消费悲情,好吗?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延伸阅读
· 1641名灾区妇女再育生命 已有252名婴儿出生
· 地震过后生活在继续 喜宴象征的生活仪式
· 首批灾区来武汉就业者昨日上岗
· 重访映秀:复生力量显现生机
手机报订阅】 【进入社区】 【精彩视频】 [  打印 ] [  ] [  关闭 ]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
网络警察
报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