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English
新闻
论坛
专题
社会
武汉24小时
民生新干线
房产
财经
教育
人才
大家嘴武汉
访谈直播间
贴图
动漫
长江时评
时尚生活
娱乐
体育
汽车
旅游
两性
医疗
武汉E刊
城区视窗
长江民调
长江宽频
下载
广告
黄鹤影院
天翼视讯
江城警讯网武汉交管网武汉文明网武汉创业网机关作风网武汉台商服务网长江微博名家论坛新闻发布会
新兴主流媒体 武汉门户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 2009专题 > 09全国两会 > 全国媒体看武汉
新华网:武汉两型社会建设面临三大问题
武汉综合新闻网 www.cjn.cn
发表时间:2009-03-02 20:24 来源:长江网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长江网讯】  (新华网)(记者俞俭)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战略机遇。高级经济师、武汉市统计局局长苏建平认为,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同于上世纪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创新相关体制和机制,破解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探索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发展道路

    苏建平认为,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科技和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相比,有三大不同之处,一是改革的广度不同。以往的改革试点,主要是以经济体制变革为主导,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旧体制,进行有限度的革新。而国家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以及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是国家(或区域)现代化的缩影。二是改革的深度不同。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在深层次展开,可能会是一些经济、政治、社会、法制等制度的再造过程。三是改革的路径不同。以往的改革试点是"政策优惠牵引、开放搞活拉动"的初级循环,过分依赖政策的势能差和开放的时间差,是一种"外来型"的发展模式。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则强调"内源式"的现代化模式,不依赖于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侧重于自主创新的历程,探索新的改革动力、新的改革思路和新的改革示范,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改革起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为切入点,将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源运行过程、生态环境运行过程、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苏建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即: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试先行为动力,以加快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五个一体化"为途径,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面临三大问题

    苏建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一是龙头城市与卫星城市发展不平衡。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作为龙头城市的首位度非常高,而圈内的卫星城市与其发展又不平衡,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2007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3141亿元,而武汉城市圈的卫星城市中生产总值过400亿元的仅有黄石、孝感和黄冈三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武汉市2007年达到221.7亿元,武汉城市圈中最高的2个卫星城市黄冈、黄石市均不足20亿元。2003年8个卫星城市GDP之和相当于武汉市的98.3%,2007年仅相当于75.4%。武汉城市圈呈现出"头重、脚轻、腰杆不硬"的格局。武汉城市圈发展面对不同城市群的竞争压力。

    二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2007年,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1.7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48.6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29.5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4.4︰44.1,表现为"二、三、一"的格局。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可以看出,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潜江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由于区域范围较大,特别是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经济较落后的山区,明显地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不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其发展受工业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

    三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问题。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2007年,武汉城市圈重工业增加值131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3.4%;轻工业增加值476.4亿元,占26.6%;重轻工业比为2.8︰1,属偏重型工业结构。

    由于重型工业对资源、能源消耗较大,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重。2007年,黄石、鄂州市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3.39吨标准煤/万元和4.53吨标准煤/万元,高于湖北省2006年平均水平。

    ——以"两型社会"为中心创新体制,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创造性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武汉市统计局局长苏建平分析建议:

    1.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依据"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内涵、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多指标的统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目标层相关因素的权重,综合评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程,及时反映其目标规划的完成情况。通过开展监测评价,找出影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体制机制;加强对圈内不同城市间"两型社会"建设状况的比较,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推动各城市真正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道路。

    2.制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 

    加快建立实施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单位能耗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完善重点行业能耗和水耗准入标准、主要用能产品和建筑物能效标准、重点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和取水定额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实行强制淘汰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到2012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8%以上。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开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局面。

    3.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

    在进行结构调整时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生态的产业化的新路。坚决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循环经济试点力度,努力提高生产活动的循环化、生态化水平。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培育节能服务体系。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4.培育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现代市场体系。

    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后援中心、后台业务落户武汉,打造全国性金融外包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城市圈域内商业汇票,加快实现票据市场一体化;积极创建异地贷款管理体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快实现城市圈金融信贷一体化。申请在汉试办柜台交易,设立大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民营资本试办股份制中小银行。争取将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选定为全国第5家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试点机构。

    继续完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结构,加强区域港口物流、临空物流、铁路物流和大型企业物流的整体联运,推进保税物流园、内陆自由贸易区等功能区建设。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商品流通市场建设,鼓励发展流通新业态,构建多层次商贸物流体系,促进国家级区域市场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推进城乡商品流通和生产生活服务网络建设。

责编:张琬婧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延伸阅读
· 《瞭望》文章:关注武汉城市圈
· 人民日报:武汉江滩 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
· 武汉二手房市场可能早于新房回暖
· 武汉市将调整八项民生的价格
手机报订阅】 【进入社区】 【精彩视频】 [  打印 ] [  ] [  关闭 ]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
网络警察
报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