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 用户名: 密码:
  • 长江网首页
  • 英文版
  • 加入收藏夹
  • 新闻   |   宽频   |   网摘   |   影视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文学   |   动漫   |   贴图   |   家居   |   访谈   |   美食   |   交通   |   房产   |   娱乐星空   |   江城警讯网   |   武汉文明网
    论坛   |   博客   |   网论   |   时尚   |   天下   |   动物   |   两性   |   汽车   |   科技   |   古玩   |   旅游   |   言语   |   购物   |   游玩   |   区局   |   长江无线   |   武汉交管网   |   武汉汽车网
    现在位置:>> 精彩专题 >> 第九次党代会 >> 文体教育

    借工业遗产发展武汉文化旅游

    2007-06-12 11:30   【查看评论】 【字号: 】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长江网讯  据武汉晨报10日消息:昨日,晨报报道了江岸车辆厂去年于尴尬中将该厂最后一台蒸汽火车头拆零拍卖一事。报道发出后,先后有30多名读者打进电话关切武汉的工业遗产。有人提到,早在1994年武汉市就有了专门的工业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记者随即探访该博物馆,从博物馆的历史看这十三年来,武汉工业遗产保护所走过的沧桑岁月。

      武汉唯一一家工业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汉阳钢厂将报废的工业设备在厂区制成展览式的雕塑。

      张良皋设计的转炉车间至今仍保留。本版摄影/记者石一

      回望

      唯一一家工业博物馆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诞生

      1988年,一位曾在汉冶萍公司任职的比利时矿师后裔来汉阳钢厂(原汉阳铁厂)寻根,并留下一块纪念章给当时的厂长做纪念。但在当时,此事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

      1994年,汉阳铁厂开炉100周年纪念,有关部门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均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主题博物馆,来见证这段宝贵的历史,并填补城市乃至国家在这方面的空白。

      于是,汉阳钢厂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投资200万元筹建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直到现在,这家博物馆依然是武汉唯一的工业博物馆。

      当时,时任汉阳钢厂转炉车间主任的顾必阶被调来做了馆长,这一做就是十三年。

      四处“捡漏”丰富博物馆

      去年12月20日,有市民向顾必阶等人反映,在龟山脚下,有一块重约几百吨的铁,据说是汉阳铁厂当年冶炼出来的第一炉铁。顾必阶等赶到现场看到,这块铁已被泥土掩埋了近四分之三,的确是个“宝贝”,但因受条件所限,无法运回博物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当年的‘汉阳造’遗址、遗迹都散落在民间,如在汉阳三中、梅子山散落的原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的界碑等遗迹,因没有收集条件,只得任凭风吹雨打,无法展出与研究,更无法实现其历史价值。”顾必阶说。

      现在博物馆里陈列的近千件工业遗迹,都是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馆长顾必阶和同事从很多地方收集过来的。“寻找每个展品背后,都有小故事。”顾必阶说,为了收集资料和实物,他和同事跑遍了武汉三镇,四处“捡漏”。

      1994年建馆之初,民间收藏家刘文斌告知,南岸嘴有一处原汉阳铁厂公事房拆除,有砖瓦和铁构件出售。顾立即赶往现场,发现果然是早期地图上标注的铁厂公事房,拆下的砖瓦上有“汉阳铁厂造砖厂制造”。最终,顾必阶以废品的价格将这些当年汉阳铁厂造砖厂制造的砖瓦买了回来。

      为了找回一块铁厂界碑,顾必阶钻草丛、翻沟坎、爬围栏,险些被巡湖人当成偷鱼贼。最后,他终于在湖中找到一块当年汉阳铁厂为外国专家建造住宅的一根柱石,成为博物馆不可多得的展品。

      此后,顾必阶还收集到了汉阳造步枪、火药厂碑界及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砖瓦等。

      武汉市社科院皮明庥教授闻讯,主动将其收藏多年有关张之洞的藏品,都捐赠给了博物馆,汉阳区档案局则捐赠了汉阳兵工厂当年的股票等。

      “我们放弃的东西成了别人的宝贝”

      就这样四处“捡漏”,博物馆里的藏品渐渐丰富了起来,但顾必阶却始终记得一次难忘的“碰壁”。

      2002年,他们打听到重庆大渡口钢厂有个轧棍是从汉阳钢厂买过去的,很有历史价值,就赶到重庆求购,可对方却说“这是我们的宝贝,怎么能卖!”

      同一年,顾必阶等博物馆工作人员,强烈要求将有历史价值的汉钢南厂高炉保存下来,可最终,高炉还是被拆除了。

      顾必阶感慨道:“我们当年放弃的东西却成了别人的宝贝,再也买不回来了,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 尝试

      废旧设备成厂区雕塑

      走进汉阳钢厂的大门,草丛中一座座用油漆粉刷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原来是许多报废的工业设备。而汉阳钢厂大门口(厂门标识仍保留“汉阳铁厂”几个字),一个重约数吨的钢模被安放在一块基石上,上着清漆,写着“华夏钢源”四个大字,寓意着这是中华大地上第一块出产钢铁的土地。

      而在顾必阶曾经工作过的转炉车间,那间由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设计的厂房依然矗立着。

      “转炉生产的普通钢已经不能适应市场,所以1994年就被拆除了。”顾解释说,本来这间厂房准备拆除的,但当时厂领导认为厂房挺漂亮,所以决定保留下来作为配料间堆原料用,并认为“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这样的保护还只是零星的尝试。”顾馆长介绍:像武汉这样的工业重镇,需要保护的东西太多了,他们只能和专家们一起呼吁,而真正应该行动起来的,是有关部门必须出台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不能让工业遗产保护只停留在纸上。

      “工业遗产的保护必须要社会各界的努力,我们一个博物馆背不动全武汉的工业遗产。”顾感慨地说。

      》》》 观点

      工业遗产保护有利可图

      著名建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认为,蒸汽火车头等工业遗产作为废品无用,但作为文化却是无价之宝。他建议,在汉阳钢厂南厂原址筹建工业博物馆,还可向全球征集武汉的工业遗产,将武汉所有值得保护的工业遗产陈列于此,由政府投资善加保护。

      张良皋表示,保护工业遗产也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他举例说,他曾访问过美国巴尔的摩市,该市有个由废弃的发电厂建成的工业博物馆,当地政府在里面开了个全美国最大的书店,游客可在此观光、阅览,也可餐饮、娱乐,保护与开发两不误。

      原市社科院副院长、著名城市史专家皮明庥认为:保护工业遗产已是“刻不容缓”,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已通知全国各省市进行摸底、调查。武汉是个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较多,首先要把晚清以来的现有工业遗产资源家底摸清,由政府、社会文化人士和相关企业共同把它列为保护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

      》》》展望

      借博物馆推进文化旅游 

      汉阳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何阳红介绍,今年9月2日是张之洞诞辰170周年,该区为此准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并把保护工业遗产放在工作之首。

      今年4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朱晓东博士应邀来到“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参观,认为汉阳铁厂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发源地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现在博物馆已经是个良好的开端,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建一个工业博物馆就更好了。武钢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对此回应说,“博物馆扩建,打造工业旅游非常必要。”

      顾必阶说,汉钢创办“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后,在沿琴台路一公里长的厂区地段先后修建了汉阳铁厂门楼、汉阳兵工厂门楼,还对有关车间进行部分整治,打造参观通道,让游人参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更重要的是,汉钢准备打造钢铁文化长廊,拟在生产车间筹建古代冶炼遗迹展,使古代冶炼场景与现代钢铁生产场景融于一道;在厂内通道两旁修建“明清一条街”,开发经营旅游纪念品、文化产品,开展民俗活动等项目;利用现有厂房车间建造反映古代及现代冶炼生产的实景博物馆,来开发工业旅游。

      汉阳区政协委员们建议,“政府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张之洞时期的工业遗址列为文物保护重点,并对现已发掘出来的张之洞时期的工业遗物,进行调查、清点和记录,加大保护力度,筹建张之洞博物馆,即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将相连地段辟为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胜地。”


    (责任编辑:林丽)

    欢迎进入长江论坛“新闻时评”发表评论或发起投票 新用户在此注册 时尚伊人
    【发表评论】 【字号: 】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表的评论                           更多评论
     发表新的评论
    Top↑
           大江园南苑      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      武汉地产集团
      
    会议动态 更多  
  • 武汉沌口体育中心
  • 武汉体育中心游泳馆
  • 武昌火车站
  • 武汉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
  • 武汉天兴洲大桥
  • 荆楚文化
  • 武汉富士康项目动工
  • 武汉琴台大剧院
  •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 “亚洲第一穹顶”已然建成
  • 背景资料 更多  
  • “三个代表”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内涵
  • 邓小平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 什么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什么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的制定及修正简况
  • 中共中央历任主要负责人
  • “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由来
  • 精彩图片 更多  
    长江广告 更多  
    长江互动传媒网 武汉综合新闻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5779997 客服电话:027-82781258
    长江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4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