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首倡科学家曹文宣谈《长江保护法》实施:从法律层面保护了我们的水资源

2021-03-26 14:16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戴红兵 通讯员孙慧)3月1日,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早在2个月前,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

  作为最早提出长江“十年禁渔”建议的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倍感欣慰:“我呼吁和努力了15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长江保护法》既是修复长江生态的重要举措,更能从法律层面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阶段性休渔治标不治本 

  首倡长江“十年禁渔” 

  4日上午,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见到87岁的曹文宣院士,虽说已是耄耋之年,但他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仍中气十足,特别是讲到他从事了60多年的鱼类分类学、鱼类生态学及珍稀鱼类物种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更是如数家珍。

  他说,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伴随着过去4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长江生物多样性的衰退十分严重,白鱀豚宣告功能性灭绝,白鲟也多年看不到,就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资源量也大幅萎缩。

  “有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很多打鱼的不再用普通的鱼网,而是用非法手段过度捕捞和毁灭性捕捞,极大地破坏了长江生态。”曹文宣翻开他的渔业调查报告《建议长江休渔十年,让渔业资源休养生息》,一组组调查照片令人触目惊心:洞庭湖上一根根竹杆搭建成的迷魂阵,执法人员收缴的电捕工具和约2~3厘米长的幼鱼……

  2003年起,长江上下游相继实施了3至4个月的长江禁渔期制度。曹文宣在洞庭湖鄱阳湖考察时却发现,禁渔期刚刚结束,渔民就下湖捕捞,很多鱼苗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捕捞上岸。曹文宣和他的团队同事做过调查,那些如手指般细长的小鱼,平均每条的体重仅2.5克。

  “阶段性休渔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生态问题。”2006年11月2日召开的三峡工程科技论坛上,曹文宣呼吁把阶段性休渔改为全面休渔十年,这样不仅有助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数量恢复,也有利于以鱼为食的江豚等重点保护动物的生存繁衍。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分析地理区位图。   记者戴红兵 摄 

  长江“十年禁渔” 

  从倡议到实现 

  2006年,曹文宣院士写信向原农业部建议“十年禁渔”,并在各种学术报告和相关媒体上进行呼吁。2007年,首届长江生物资源养护论坛上,曹文宣和1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名倡议保护长江生物,建议长期全年禁渔。接下来的日子里,曹文宣和他的同事们不断地在包括全国两会在内的相关渠道建言献策,呼吁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有没有反对的声音?针对记者的提问,曹文宣的同事抢着答“有”。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太超前”,也有渔民就此专门找上门与曹文宣理论。曹文宣总是耐心地讲解:“如果说长江‘病’了的话,那么‘十年禁渔’是对母亲河的一次‘抢救’。如果长江没有鱼,渔民也没鱼可捕。”

  一份长达7页的《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制订落实过程》,记载着曹文宣和同事们的不懈和坚持。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

  长江“十年禁渔”,终成现实。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记者戴红兵 摄 

  长江武汉段几次有江豚出现 

  让我激动好多天 

  长江禁渔为什么把期限设为十年,而不是六年七年八年?有什么科学依据?对此,曹文宣回答,长江里最常见的“四大家鱼”等鱼类,通常需要生长3~4年才能繁殖,连续禁渔十年,它们将有2至3个世代的繁衍,种群数量才能显著增加。野生鱼类种群的恢复,将有利于长江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并为养殖鱼类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丰富长江生物多样性。

  谈到刚刚正式实施的《长江保护法》,曹文宣说:“我三次参与《长江保护法》制定过程的征求意见,每次都重申,保护长江,就要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放在重要位置。《长江保护法》的实施,对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保护法》是修复长江生态的重要法律保障,更能从法律层面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曹文宣表示,“十年禁渔”只是我们在长江大保护上迈出的一小步,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长江武汉段经一年多时间的禁捕,已有了水生态好转的趋势。从去年起,长江武汉段几次有江豚出现,让曹文宣激动了好多天。江豚来了,有鱼吃,能在水里自由嬉戏,不被人为因素干扰和威胁。这说明,长江武汉段全面禁渔后,水生态水环境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能为珍稀特有鱼类提供栖息空间。相信在未来几年内,江豚的种群数量会得到一定恢复。江豚是一种小型的鲸类动物,口大,口角下弯,总是带着微笑的样子,它能与我们人类共处,体现了人和自然间的和谐。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  记者戴红兵 摄 

  结束采访时,曹文宣提高嗓音,一字一顿地说:“生物多样性完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才能发挥。长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净化水质。如果水资源被破坏了,水里的生物消失了,人也会生病。保护长江,不光是在保护几条鱼,也是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保护我们人类的健康。”

  【编辑:朱曦东】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