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陂泥塑传承人——梅俊先

2021-05-17 21:55 来源:
调整字体
 图片1.png

  (通讯员黄文旅)曾经,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让其声名鹊起;如今,传统手工民俗与现代工艺美学完美契合焕发生机,一批作品叫响全国,还走出国门,带动一方致富。

  这就是黄陂泥塑。

  黄陂泥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隋唐时代。隋唐年间黄陂一带宗教文化兴盛,寺、庙、观、庵等不胜枚举,供奉的尊神不计其数,而这些神像大都是用泥塑造而成的,这种大时代背景造就了黄陂大批的泥塑艺人。在黄陂泥塑艺人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泥人王村的王煜父子。凭借着娴熟的泥塑技术和高超的泥塑技巧,他们在清朝道光年间历时9年塑成了武汉归元寺罗汉堂的五百罗汉。五百罗汉个个生动传神,至今,人们观赏归元寺的罗汉的时候,依然会对王煜父子称赞上几句。

  前有王煜父子让黄陂泥塑声名大噪,今有梅俊先、萧桂林等泥塑非遗传承人坚守和传承黄陂泥塑,黄陂泥塑在时光的洪流中熠熠生辉。

  飞禽走兽、鸟兽鱼虫,个个惟妙惟肖,经梅俊先老人双手,一滩泥能迅速成型。梅俊先是武汉黄陂的“名人”,有人说,他前世是女娲,从他手中出来的泥人跟真人似的,会怒会笑,也有人说他是普通农民,在田间地头,在农民当中。他的泥塑生活气息浓,接地气,有人味,他常说“我的题材来自农村”。年过花甲的梅俊先数十年如一日,用他那双手记录时代变迁,传承民间泥塑艺术。

  梅俊先,出生于1948年,自幼随其祖父居住在寺庙中,因此,对雕塑拥有浓厚兴趣。1973年,梅老师在文化馆参加培训,师从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朱达成教授门下,五十余年来,其作品曾多次在省、市重大活动中展出。因对泥塑艺术的执著和追求,梅老师于1995年创办了黄陂泥塑协会传人创作室,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作品,另外还塑大型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神像雕塑等。

  在2014年,梅老师受中央文化部派遣,赴美国文化交流。梅老师的雕塑技艺、非凡的艺术之旅也倍受媒体关注。多家电视台、省市各大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多次报道。

  其经历了五个一:开创了黄陂泥塑厂第一、武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黄陂泥塑协会第一任会长、塑造九佬十八匠创始人之一、黄陂区首批“木兰匠才”之一。同时,梅老师的许多代表性作品被省、市档案馆收藏。

  “泥塑的话呢,它的来源就是自然,就是当地的一些东西。做泥塑,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手法,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能逗人笑,可爱,就可以了”梅老先生一面侃侃而谈,一面将泥团轻揉慢捻,不出两分钟,攀爬的小人儿,有趣儿的小狗就在灵活的指尖诞生。朴素而又生动的作品,凭借的是日积月累的娴熟手法,更是对生活里的人事物,细致入微地观察。

  在欣赏陈列在展示架上的泥塑作品时,梅老先生告诉我们:“过去,我们的泥塑主要是做庙宇,雕像;解放后,我们做城市雕塑,抽象雕塑。每个时代都有它主旋律,而我们的作品也一直都是随着时代的脚步在改变的,所以我认为我们黄陂泥塑,是能够长久流传下去的!”

  的确,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能够融合,吸纳新鲜文化的。这一点,从梅老先生展架上的九佬十八匠,到马云特朗普,再到工作台上即将完成的钟南山塑像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如今,已70多岁的梅俊先老先生,每天仍然会坚持泥塑创作。不管外面如何声色犬马,他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享受孤独,创造出一尊尊有温度的作品。一团泥、一双巧手,足矣。

  【编辑:蔡婉婷】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