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业集团武湖公司巡湖用上“尖板眼” 红外热成像无人机锁定违捕者

2020-11-30 16:57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工作人员调试无人机。 武汉农业集团武湖农业发展公司提供

  11月16日黄昏,一架无人机从武汉农业集团下属武湖农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武湖公司)起飞,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沿武湖湖岸线巡逻。该公司监控室的电脑上则实时显示湖面和湖岸场景。

  近年来,武汉农业集团坚持“强化责任落实,狠抓安全生产”理念,采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形式,加大科技投入,运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监控互联系统等科技装备改进生产工艺、排查安全隐患。同时,公司强化预案编制完善,提高预案质量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危害,维护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漆黑的夜晚准确锁定违捕者

  “看,这里有人!”7月28日晚,武湖公司湖泊管护部部长邓建国和驻守民警紧盯显示屏:夜幕下的湖岸呈紫色,岸边一个黄色的人影十分明显。原来,执行夜巡任务的无人机上安装了红外热成像设备,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能轻松发现无人机周围2公里的人和动物。

  通过无人机隔空喊话后,屏幕上显示,人影迅速从湖岸边躲进草丛一动不动,妄图躲开无人机的“眼睛”。巡逻队员和民警迅速驾驶巡逻艇赶到现场,这个人仓皇逃走。

  武湖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刘双全称,2018年底,武湖全面禁止捕捞。该公司主要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巡查湖岸,排查湖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非法盗捕。

  武湖水面面积3.5万亩,过去巡湖基本靠人力。武湖公司5个管护部每次出动4人轮番巡湖,每天需要出动近60人次。队员们每天严格按照水上作业“十不准”,驾驶巡逻艇进行巡逻,一趟下来就要5个多小时。盗捕者一般是天黑后下网,天亮前收网。队员夜间巡查危险性更高,劳动强度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使用无人机巡湖,只需要两人负责,一人操作飞行,另一人利用显示屏搜索,居高临下,加上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

126处门面实现监控全覆盖

  “摄像头被挡到了,麻烦你把架子移一下。”11月11日上午,武汉农业集团负责万国长丰汽车用品市场物业的负责人张铭通过手机发现问题后直奔现场,督促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市场内20个监控摄像头正常使用。

  张铭说,该市场里有近百个门面,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三合一”——门面前面经营、后面加工、上面搭夹层住人,存在消防隐患。为此,除日常巡防外,市场内安装了监控设备。目前,系统已经进行了3次升级,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

  市场内还安装了具有双控作用的“智能电表”,每晚10时自动断电,早上8时送电,同时限制供电功率,以防止经营者留宿、忘记关电源或使用高功率电器,减少消防隐患。

  武汉农业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武汉三镇管理门面126处,经营范围包括商业超市、汽配用品、幼教、酒店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硚口分部负责人张战祥介绍,集团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安全隐患治理、安全标准化创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备配置等。

聘请专业机构建起应急预案体系

  近年来,武汉农业集团每年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从建立责任制、开展隐患排查、教育培训、资金投入等10个方面,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绩效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与个人收入挂钩。

  2016年,武汉农业集团聘请第三方安全机构和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建立了全面的应急预案体系,2019年进行了更新。下属各企业结合本行业特点和相关标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武汉农业集团安全生产负责人表示,应急预案有助于预判风险隐患、了解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明确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让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各个环节有章可循,遇事不慌,科学应对。

  今年,武汉农业集团投入安全生产经费近190万元,对从事安全管理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每月给予300元津贴,配置先进设备和系统,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该集团连续4年荣获全市安全生产“红旗单位”。 (文字张伟 费权 吴志鹏 徐力)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