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年做一回——武汉城市形象口号诞生侧记

2014-11-21 15:41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武汉宣传)

  I LOVE NY(我爱纽约)

  Yes!Tokyo(就是东京)

  Wuhan,Different Everyday!(武汉,每天不一样)

  对标国际,武汉口号比先前短了。

  公元2014年秋,江汉之滨,琴台大剧院,1600多名学子身着印有城市形象标识的文化衫,向全球发布:武汉,每天不一样。

  这是武汉第一回立标,第一次以城的名义向世界表白。

  Logo上楚红色大篆之“漢”,似从历史深处薪火传来。

  3500年前,商人在云梦大泽中筑城盘龙,开启武汉城市之根。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城头风云变换,历史使命依然。

  求新求变,始于“跳出黄鹤楼”

  这次选城标,武汉摒弃了一种权威性思维,放弃了延续近30年来的黄鹤楼形象。

  此前征集候选标识(logo)1000多件,黄鹤楼元素占了五分之四。

  2013年12月29日下午,专家学者碰撞会。众人建议“跳出黄鹤楼”。

  “不被一些固化的东西约束,或者是绑架我们”。

  黄鹤楼确实给武汉带来了荣耀,自古是中国的诗词之楼、游宴之楼、名人之楼,享誉国内外。她永远是武汉对外宣传的一张神主牌。

  跳出黄鹤楼,实则是武汉人的一次文化觉醒,一次“不躺在历史文化旧日光辉”的宣言。

  没有创新,没有袭传。没有创造,愧对先贤。

  不是你废我立,而是一种新的传承观。不同时期,两座黄鹤楼熠熠生辉。一座是近1800年历史赐予的;一座是基于黄鹤楼“开放气度、生生不息”内核重新创造的。

  所谓再造一楼,是指要塑造出和黄鹤楼一样,彪炳千秋的新文化,这才是真正的“致敬黄鹤楼”!

  “跳出黄鹤楼”,最终成为民意,反映出武汉人本土文化自信心的历史性变化,先前好长一段时间的“暂时落后”,武汉人也曾意气沉沉,而今又昂然再起,再返历史长河赋予的那种豪迈、自信与快乐。

  行他人所未行,谓之“敢为人先”。破自我所拥有,何尝不叫“敢为人先”。

  有一个曾被看好的标识,融合了江汉关、黄鹤楼、长江大桥、起义门、三镇江湖等元素,典型的“高度总结式设计”,被众人投了否决票。

  “可以多一些时尚的元素,不要太注重历史的表达”。

  “城市形象的挖掘,我们应该从现在看未来”。

  “视觉上,我认为‘要平和、简洁’,尤其是对国外,要有‘国际范’”。

  口号候选,人们熟知的“大江大湖大武汉”,也被摒弃。

  民众、专家和市领导都认为:大江大湖大武汉只是地理特征,缺乏对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表达和未来引领。

  城市咨询专家李忠说:这些图形和口号缺乏时代感和速度感,表明“你现在来,还来得及,再来就晚了”这样一个逻辑。比如“重情守义武汉人,日上日新大武汉”,日上日新,每天都会变样,武汉人在拼搏,在干事。或干脆一点,“大武汉,每天都不一样。”

  无论怎样,“跳出黄鹤楼”,这是一种勇敢的尝试。

  用世界和明天的眼光去比对

  “城市营销,始发于西方一些致力于旧城重振的国家,它们追逐着中心城市复兴的伟大梦想。”

  首先得弄明白“我们是谁,要去到哪里”。

  市委书记阮成发提出要求:口号要说当下事,要有国际视野。

  2014年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直接领导,市委宣传部成立以市委外宣办、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和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为主体的工作专班,系统研究 “规律性”。

  比对国际标杆,如纽约、东京,都是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推出一个简明的形象口号:对内凝聚民众信心,对外传播城市核心精神。

  李述永部长说,提升武汉形象正是武汉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要让静止的文化流动起来,武汉精神、武汉自信、武汉形象,三位一体,诠释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和未来追求。

  2014年9月 ,武汉形象口号再次向公众发起征询。一周内,共有80余万人次参与投票。标识(logo)敲定国际接受度最高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漢”。水墨毛笔书写“WUHAN CHINA”,给城名以灵动的国际化表达。

  5种口号,41%民众选择:“武汉,每天不一样!”

  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认为:城市口号看不见摸不着,但能说出人们的心声。“城市口号是市民共同的诉求,‘不一样’正是武汉城市梦想的核心。”

  民心可用,民意塑城。经过这次选择,武汉进入“不一样”年华。

  如果说,早些年,中国城市竞争,舞台多半在国内,那么将来,主要看谁能先上全球一体化巨轮。

  如果说,发展的竞争,以往先争开放,那么眼下,还要争国际影响力,不能走出去,不能影响世界,引进世界终究也会落后。

  如果说,过去三十年,一度落后的武汉在拼命追赶,那么从确定“每天不一样”这一刻起,武汉人转向2049轨道,进入新的改革、开放期,进入大建设、大变化、大发展期,进入面向世界,面向明天,重选武汉坐标新时期。

  全球一体化的周期性机遇窗,不可能总是敞开,聚光灯下,人类历史评委会,为数以十计,数以百计的明日国际明星城市,一项项打分。

  武汉,做好准备了吗?

  “不一样”新课堂:需要补课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城市形象口号构建,实则是一项文化再发现、挖掘、整合、创新的系统工程。

  工作专班先后组织20多场专题研讨会,调研19个省市51城2000余人次,请教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新华社湖北分社梁相斌社长、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许开强院长等30多位专家学者,并吸纳北京水晶石、正邦、东道、盛行等知名专业机构参与其中。

  好好补了一回“不一样”的课。

  要做到“不一样”,还有更多课堂需要开设。

  “不一样”干部课堂要开设,我们的干部若没有创新求变意识,每天停留在“一样”,一成不变贩卖政令,如何引领这座城市“不一样”?

  “不一样”民众课堂要开设,“每天不一样”要作为每位市民的自我警醒,“你不一样,武汉便不一样;你不平凡,武汉便伟大”。

  世界看武汉,这座城“不一样”的地方还太少。比方说文化,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欠债的城市:拥有传承深厚的历史文化,却未创造出多少影响世界的新文化。最近一次“不一样”——园博会是一次世界级的示范,总算迈出了一步。

  “机会窗”不会永远敞开,强者如林。

  任何一座城市,每次升华都源于自信:时代自信、民众自信。自信连结历史与未来,自信更在当下:直面现状,一件事一件事做好。

  武汉“不一样”,吹响的不仅仅是动员号。★(by:2014年武汉宣传第十期)

  策划/李栋工作室 撰文/倪云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