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一样的武汉值得自信

2014-05-26 14:30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 本报评论员 刘林德)

    迈向2049,路要一步一步走。大武汉,每天不一样。这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却不是夸张的说法。

    今天的奋发,是对历史的致敬,是历史自信的必然反应。武汉悠久辉煌的历史,早已蕴积为历代武汉人不甘于落寞的心理,也注定成为后来者的责任压力,如何不辜负历史,如何向历史地位看齐,不得不思考,不得不承担。

    武汉的历史,静态地看是一座又一座高峰。3500年前筑城,楚文化传祥之地,知音黄鹤传说,明清四大古镇,九省通衢,开埠通商,辛亥首义,比肩津沪,武汉抗战,新中国工业基地,改革先行者。这条线索,人所熟知,奠定着武汉的历史地位。

    武汉的历史,动态地看是生生不息的创造。这座城市总能顺应时代变化,时常引领时代先声。她屡屡在毁败中重建更新,屡屡在重要历史转折中显露作为,凝结为逆境重生的城市基因,大为大爱的精神资源。这种城市血脉和精神气质,是我们之所以自信的内在根源,也是今天的变化和创造的真正动力。

    今天的变化,是对未来的奠基。面向2049,中国的“两个百年”目标,是武汉谋划未来蓝图的总背景。武汉在国家战略未来中方位明确,方向清晰。中国经济的内需驱动转型,国家从沿海向内陆纵深开发的战略安排,都让武汉的地理重要性无比凸显。长江经济带,长江中上游城市群,武汉是枢纽性城市。武汉重新成为被广泛看好的城市。这种看好,体现在各种城市排行榜,也体现在向武汉投资的热度、这座城市迎来送往的考察者的分量,还有人才开始回流的迹象,公交一样的高铁上不息的人流。

    只要以更加宏观的视野,就一定能看清今天的变化。那些暂时让人困惑的表面下有着怎样勃动的生机,让城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厚实。

    变化的丰富已经在部分转换为生活现实。当地铁把出行时间大大缩减,当外出旅行成为说走就走的轻松,当逛商场不再是周末的一个慎重仪式,当家庭休闲的选择越来越多,当出门就看到盎然绿意,我们就会理解城市的变化总会成为生活的福利。

    变化的厚重体现在城市整体向上的趋势。经济总量,工业规模,交通重要性,城市承载力,投资领域,创业者数量,空铁客流,等等,或许是普通生活中不必去刻意留心的概念,然而这些数据却是实实在在的证明。正是基于这些数据,武汉才会让外界产生“进入上升通道”的判断。

    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在一起,城市发展变化的脉络,城市生生不息创造的历程,让我们有更充足的理由对武汉的发展增强自信。

责编:胡晶晶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