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支招疏导光谷广场站“爆棚”客流

2013-01-07 10:17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地铁2号线开通以来,光谷广场站客流屡创新高,多次出现“爆棚”场面。如何更好地疏导客流,方便市民,昨日多位代表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建议】

    完善交通换乘体系

    “市民从繁华区域的地铁站口走出,就应该有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一有最适合的方式,即可快速离开。”市人大代表、武汉鑫飞达集团董事长刘纯启描述了理想的交通换乘场景。

    刘纯启透露,除了栅栏式停车棚,还要“向上要空间”,鑫飞达正准备在光谷广场建设立体式自行车停车棚。“2号线还是个开头,部分配套没跟上可以理解。希望在今年的4号线开通前,能够提前把周边的配套充分考虑好”。

    公交线路设置需更科学

    “如何更科学地安排公交线路,与地铁实现互补,是带给武汉交通管理部门的新命题。”人大代表张桂霞今年提交的几个议案都和交通有关。

    在张桂霞看来,地铁和公交互为补充,“打好配合”,实现无缝对接。巨大的客流从地铁站涌出,一定要能在近处找到公交站场乘坐公交。

    尽快将轨道交通拉伸至新城区

    “早点把2号线两端的南北延长线修起来,既造福了新城区,光谷广场站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针对地铁站点出现的客流拥堵,市人大代表胡亚波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同为始发站,金银潭站的情况就好了很多,原因就在于金银潭站尚处郊区,原为武汉“东大门”的光谷广场已成为城市的新中心。江夏大学城的上万学生要去江汉路逛街,现在最方便的渠道是校门口坐公交再到光谷转地铁,客流量叠加,自然会给地铁站带来超大的交通压力。

    【释疑】

    发展太迅猛  十年已不同

    预测的“橄榄型”未出现

    “2号线立项之初,光谷广场还是武昌城郊分界线,远不是现在的模样。”市人大代表、地铁集团总经理刘玉华表示,当年上报给国家发改委审批前,曾经委托过专业单位对2号线客流进行过预测,结果显示客流会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型分布。

    十年来,武汉的发展非常迅猛,光谷地区尤其明显,当年的城郊现在已经成为繁华的城市中心。刘玉华说,2号线开通以来,终点站光谷广场的客流一直排名沿线榜首,超过了当年预测的江汉路和循礼门站。客流量的分布折射了武汉的发展。

    2号线的站点都建在虎泉街上,邻近客流量最大的光谷步行街只有一个出入口,为何不把车站建在转盘地下?刘玉华解释说,这块宝地还有大用途,地铁11号线、29号线都会在光谷广场汇聚,通过四层的地下空间相互连接,未来市民可以通过更多的出入口分散到珞喻路、鲁磨路、民族大道等路口。而且,11号线、29号线只要有一条线路建成,客流就不会全部堵在光谷广场站。

    针对目前的大客流,地铁集团采取了多种办法进行疏解。刘玉华表示,目前地铁的运力不存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使市民能够马上进站,立即上车。为此,地铁集团增加了售票设备,并不断进行磨合调试,提高设备的敏感程度,并增加了站内疏导人员。

责编:宋菁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