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费尽周折演员练到极限 炫目飞轮来之不易

2012-11-02 09:15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王娟)拿到了黄鹤金奖,《飞轮炫技》的指导老师华乐笑得合不拢嘴。“第二场比赛一演完,我就放心了,这金奖没跑了。”他点评说,孩子们的表现总体来说很满意:“第一场比赛发挥近乎完美,后几场有些小失误,但整体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水准。”

  几百张设计图打造超难“飞轮”

  华乐透露,《飞轮炫技》经过了两年的准备,仅前期的实验时间就长达3个月。“做这个节目最先想到就是‘摩天轮’,用蹬人的方式来表现。不过,仅有蹬人的技巧,这个节目的创新力度还不够。后来我们想到了蹦床,武汉杂技团的蹦床节目曾经得过法国‘明日’杂技节的金奖。把蹦床加进来,节目就有了最大的亮点”。

  《飞轮炫技》每次登场时,观众首先都会注意到舞台上气势宏大的“飞轮”。因为这个道具的加入,演员“蹬”人时的力臂加长,小演员腾空时动作更丰富。因为“飞轮”时刻在旋转,演员落点变换的难度也增大,让节目的看点大大增加。

  华乐透露,为了打造这具“飞轮”,主创们前后画了几百张设计图,光是制作就花了7个月。“‘飞轮’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个全新的设计。‘飞轮’要旋转,但两端演员站立的小平台必须保持平衡,这个平台还必须能承重,这些要求加在一起,就非常复杂了。团里先后找了10多个厂家,都无人接单。最后几经周折,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一家大型船舶公司,听说是为了备战杂技节,这家公司以近乎无偿的价格帮我们打造了这架‘飞轮’”。

  小演员写作文表参赛决心

  《飞轮炫技》中两位13岁的小演员陈云和陈瑾楠,每次都会成为全场观众的焦点。这两位从体操转练杂技的孩子,给了老师们惊喜,但也让老师头疼过。华乐说,两个孩子都非常聪明,但刚开始来都有过不适应的阶段。“杂技演员的高空感觉好,体操演员对旋转和翻腾的控制更好。他们俩有转体的基础,但没有接触过蹦床,训练时花了不少工夫。”

  华乐回忆,孩子年纪小,很多东西只能听指令而没办法自己体会,刚开始排练时很难转换角色,试了3个月一直没有进展。“最难的时候我们曾经想过要放弃,但是陈云自己找到我谈。他说‘我就喜欢杂技,我要参加比赛!’还专门写了一篇作文给我看,来表示决心。”当时看到作文上孩子歪歪扭扭的稚气笔迹,华乐一下子就乐了:“只要伢有这样的决心,是练得出来的!”练到了极限,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好,老师们也越来越有信心。后来,华乐还特意把这篇作文拍成图片保存在电脑中。

  华乐说,拿到了金奖,并不意味着这个节目就停止了。在结束了商演之后,团里将对这个节目进行打磨,“这次参赛的排练周期短,还有很多技巧没有来得及尝试,今后会进一步去发展”。

 

 

责编:YN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