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0专题 > 轻轨全线试通车 > 最新报道

历经十余年规划 武汉轻轨上城记

2010-07-29 17:31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长江日报)横贯汉口东西、全长近30公里的轻轨1号线全线明日开通,这是国内目前最长的轻轨线路。和城市交通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交通研究专家胡润州难抑兴奋:“这标志着武汉的城市交通开始进入轨道时代。”

未来十余年内,三镇将以此发韧,梭线飞舞织就穿江越湖、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数将达到500公里。

时光流转,梦回百年,此时此刻,我们才蓦然发现:其实早在百余年前,先辈们就已经开始在汉口这块具有传奇色彩的土地上,践行自己的轻轨梦想了。

1906年4月1日,连接北京与汉口的全长1200余公里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正式全线通车运行。不久,这条铁路改名为京汉铁路。

京汉,取北京、汉口之意。它的开通,直接提升了汉口在全国的交通地位,使武汉成为“经纬纵横,各省旁通,四达不悖”之地,尤其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它缩短了汉口与欧洲的距离,凸现了汉口在世界上的位置。

它对这座城市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作家汪瑞宁先生在他的新著《武汉铁路百年》一书中,这样写道:“京汉铁路对汉口市民带来的福祉,一个很具体的方面就是出行。在京汉铁路全线还未修成之前,1903年,玉带门至谌家矶一段就率先通车,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段铁路实际上相当于轻轨交通,也就是市内的交通工具。当时的汉口市民不但有幸先目睹了火车尊容,而且能够以火车代步,穿行于汉口与谌家矶之间。”

非但如此,铁路还直接带动了市内交通的发展。铁路开进市区后,与之“接轨”的人力车也迅速发展,仅1907年后城马路就有500辆人力车。每一座火车站,都是货物与旅客的集散地,也是人力车最为集中、生意最为红火的地方。今天的一些“老武汉”,还对往昔江岸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玉带门火车站及后建的循礼门火车站的繁华记忆犹新,也由此催生了老汉口最热闹的一条马路——车站路的诞生。

铁轨进城,武汉一跃为近代中国第二大国际商埠

“铁路内”,“铁路外”,这是当时人们对汉口市区及郊外的称呼。以铁路为分界线,以南为“铁路内”,为繁华的闹市区,铁路以北则称“铁路外“,那时还是一派荒野,到处是湖塘汊子,杳无人烟。

今天, 这两个明显带有汉味色彩的地理区域称呼,已“躲”进了历史,成为一些老人记忆中的时空符号。轰隆隆开进汉口市区的铁路线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促使汉口市政建设迅速发生裂变,使汉口的城市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

随着铁路沿线的迅猛发展,汉口不得不拆除传统的城堡,1906年,汉口城墙开始拆除,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从硚口到英租界的后城马路,据说,这是汉口的第一条近代马路,城墙的拆除又反过来促进了铁路沿线发展。一批批新兴的近代企业也纷纷在铁路沿线落脚,从丹水池到谌家矶,这些当年的铁路站点成为一大批近代企业的集中地。

责编:刘映辉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