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长沙寻路:“实事求是”深深刻在毛泽东心中

2021-05-25 15:40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调整字体

   

  4月28日,长沙橘子洲头,前来瞻仰青年毛泽东雕像的游客络绎不绝。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沿着万里长江,从长沙到上海,又从上海到长沙,这是100年前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的中共一大路。

  4月27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来到韶山。但见绵绵细雨中,前来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的人群排起数公里长队。故居南侧,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前,等候入馆的学生中,有人捧着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声朗读。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上,花如海,人如潮,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各界人士依序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湖南,曾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深情地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韶山的骄傲,湖南的骄傲,全国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大好局面。”

  “实事求是”,题写在岳麓书院 

  4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长沙城的岳麓书院。

  书院讲堂匾额上,“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气势逼人。在这里工作了39个春秋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介绍,这是老校长宾步程1917年写的,并确立为学校校训。

   

  岳麓书院“实事求是”匾额。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苗剑 摄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岳麓书院,朱汉民担任向导和讲解员。据他回忆,讲堂前,习近平总书记撑着伞,望着檐上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感慨道:“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1918年6月,从湖南一师毕业后,毛泽东和同学们在这里寄住了一年多,成立了工读互助团。

  此时的中国,帝国主义势力扩张,军阀横行,工农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可解答的问题让毛泽东日日忧思。《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中有所记载:“……自己向何处去,湖南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用什么方法解决这许多复杂的问题?”

  在当年毛泽东寓居的半学斋,我们看到墙上有一段话:“毛泽东同志一师毕业后,与蔡和森等寄居在岳麓书院半学斋(当时为湖南大学筹备处),一起实践建设‘岳麓新村’的构想……”

  “‘新村梦’并不是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们改造中国与社会的一种探索。”湖南日报资深记者文热心说,他曾多次到访半学斋,研究这段历史。

  这是一份极具理想色彩的构想。“新村”是一个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人人平等、互助友爱的“共产主义”细胞;“村民”一天睡眠8小时、游息4小时、自习4小时、教授4小时、工作4小时;4小时工作包括种园、种田、种林、畜牧、种桑、养鸡鱼6项……

  至1920年12月,流行一时的“新村主义”渐渐沉寂,毛泽东的“岳麓新村”也无疾而终。“这就是毛泽东的不凡之处。”文热心说,毛泽东在失败中探索,在实践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永不过时。

  “毛泽东小道”,通向外面的世界 

  毛泽东的不凡从走出小小的韶山冲开始。

   

  4月27日,游客在雨中排队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苗剑 摄 

  韶山冲上屋场有一座普通农舍,背山面水,13间房呈凹字形分布。门口两池荷塘,柳丝摇曳。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屋东头。

  我们抵达前两天,故居刚恢复对外开放。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阳国利告诉我们,今年3月1日故居旧址群修缮启动,历经50余天,在“五一”前夕完工。一开放,每天的游客量就过万。

  故居不远处,有一条8公里长的山间小道,通向毛泽东湘乡唐家圫的外婆家。后人将这条小道命名为“毛泽东小道”。

  一位妈妈指着刻有“毛泽东小道”的石牌告诉小朋友:“毛爷爷当年去外婆家时,走的就是这条路,还要翻山越岭……”路边,“乌泡”如红玛瑙挂在枝头,金银花一蓬一蓬待放。

  这条小道也是毛泽东得以走出韶山冲的“信息路”。

  彼时,列强加紧掠夺中国,民族危机达到最剧烈的程度。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又一次奇耻大辱;1895年,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6年,沙俄诱订《中俄密约》,将侵略势力伸入东三省;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引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在这样的时代下,为什么读书?如何去读书?住在外婆家的毛泽东找表兄文运昌借了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著的《盛世危言》。书中说到中国之所以弱,是因为缺少西洋的铁路、电话、电报、汽船等。这本书开阔了毛泽东的视野,展示出一幅民族危亡图,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毛泽东曾对采访他的外国记者斯诺说:“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我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910年秋天,毛泽东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表明决心:“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进入湘乡驻省中学后,毛泽东在求学之余,直接投入反清的军事斗争,参加了湖南新军。1912年春至7月,毛泽东连着报考5所学校,最后在省立一中仅读6个月又退学。他专门订了自修计划,每天到省立图书馆去看书。

  路在何方?毛泽东把目光投向世界,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更从《湘江日报》上第一次知道了“社会主义”这个词。

  “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湘乡不是终点。1913年,毛泽东来到长沙,考入湖南第一师范。

  沿妙高峰上行,书声琅琅,一路绿树成荫,偶有阳光映射在有些斑驳的墙上,三五成群的学生捧着书赶去上课。

   

  4月26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放学的附小学生走出校门。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苗剑 摄 

  毛泽东深受湘学文化的熏陶。湘学文化本质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内圣外王”,“内圣”讲的是道德修养,意志磨练;“外王”注重经世致用,建功立业。

  山腰有一口古井,是毛泽东洗冷水澡的地方。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馆长艾建玲告诉我们,毛主席在一师读书时,坚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学习方式,认为冷水浴“足以练习猛烈与不畏”,长年不辍。

  在这里,毛泽东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1918年4月14日,在蔡和森的堂屋里,毛泽东、蔡和森等13位青年怀揣着救国救民之志,发起成立新民学会。

  同年11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天安门广场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次演说。

  那天的听众中,就有25岁的毛泽东。毛泽东后来对斯诺回忆说:当时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对他影响很大,开始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4月25日下午,我们来到新民学会旧址。新民路的入口处,新民学会的牌楼高耸,横匾为陈云题写的“新民学会”,两侧是蔡畅题写的“毛蔡寄庐流芳千载,新民学会建党先声”。穿过牌楼,旧址院墙的门楣上悬挂着“沩痴寄庐”,陈列馆中,摆放了新民学会主要成员、学会成员留洋寻求救国真理以及宣传新思潮的照片。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佑新介绍:“‘五四’之后,大多数会员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劳工运动,使得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会宗旨被修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新民学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

  为了能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新民学会会员骨干分子创办了文化书社,由于当时资金有限,只能优先采购和销售马克思主义书刊。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宣传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学生中深入人心,为之后的学生运动做好了准备。

  然而军阀对新民学会组织的爱国运动和自治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这让毛泽东明白改良这条道路是没有希望的,只有建立属于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中国的改造。

  与此同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接连给毛泽东写了11封长信,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毛泽东给蔡和森写了一封近5000字的回信,对蔡和森提出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

  如今新民学会旧址已成为红色旅游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同学们参观后在现场留言道:“以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与社会政治学说为指导……引导青年人深入基层,关注民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预测“中日20年内必有一战” 

  湖南第一师范八班寝室,按历史原样保持着旧貌。门口挂着毛泽东的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女人,不谈家庭琐事”。

  青年毛泽东把身上的钱大多花在买书和订报上。在一师读书期间,包括学费在内,他一共用了160元钱,其中1/3用在了订报上。

  “毛泽东天天看报,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和世界,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他的同学萧三的书中回忆,毛泽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哪些国家打得好,为什么打得好;哪些国家打得不好,为什么打得不好;哪些国家会胜利,哪些国家会失败,为什么会失败等等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湖南一师一间教室里,挂着1916年毛泽东写给同学萧子升的信,对中日关系进行了精准的预测:“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重东事少……”。

  信中,他劝萧子升多看书报,“注意东事,祈共勉之”,提高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警惕。

  1913年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毛泽东不只是说说而已,关键还去做,到社会调查实践。

  “只有结合实际去思考,才能见人所未见,察人所未察。”艾建玲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积极响应五四运动,开展“驱张”运动和湖南人民自治运动,出版《湘江评论》,深入工农,努力将刚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

  1919年7月,毛泽东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三湘大地,也向长江南北,吹起他的号角。

  《民众的大联合》是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一组反响最强烈的文章。他痛切地说:“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补救的方法,改造中的方法,教育,兴业,努力,猛进,破坏,建设,固然是不错,有为这几样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

  毛泽东大胆预言,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

  毛泽东敏锐地看到,社会改造必须由下而上。

  “我们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无字的书” 

  橘子洲头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青年毛泽东经常与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在湘江搏浪击水,累了便来这里休息,指点江山,求索真理。

  “我们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无字的书”。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毛泽东两次游学,不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徒步500多公里,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等5个县,吃住在农民家,结识底层工农,有时一天走二三十里。

  “这无字之书就是要深入社会,深入群众,把这个当成课堂来学习。”艾建玲解释道。

  两次游学,让毛泽东真切地了解了农村的实际,他看到农村存在着八种人:大地主、小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雇农、游民。这种了解,让他日后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分析、洞察中国的社会实际,将目光转向农村和农民。

  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污蔑为“痞子运动”,党内右倾投降主义者迁就国民党反动势力,也对农民运动加以责难,认定其“过火”“幼稚”“糟得很”。

  到底是什么情况?1927年1-2月,已在武汉工作的毛泽东回到湖南,历时32天,徒步走访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5县,行程700公里,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调查研究。

  毛泽东获得了许多之前闻所未闻的第一手资料,回到武汉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写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详尽的事实力证农民运动“好得很”!他宣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长沙和韶山,“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通过采访感受到,一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深入研究中国实际,毛泽东由此迅速成长起来,逐渐获得撬动历史的巨大力量;而中国革命的成功路径,由此渐渐明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第二个一百年新征程即将开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继续追逐光亮。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青年毛泽东雕像。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苗剑 摄 

  【专访】 

  青年当立大志担负新时代历史使命 

  

  

  专家简介:李佑新,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等。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为了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一批批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前赴后继,但都以失败告终。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大批共产党人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成就了缔造新中国的丰功伟绩。而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

  毛泽东为什么能够从韶山冲的一位少年,成为震古烁今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之路,给当代青年怎样的启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佑新。

  记者:您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怎么形成的?其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是什么? 

  李佑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发动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据统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西方列强逼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709个,到1949年则有1100多个,每一个不平等条约都意味着割地、赔款、让权。算下来,几乎每一个月都有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很早就萌发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并下最后通牒后,湖南第一师范学生刊印了《明耻篇》的小册子,毛泽东在小册子的封面上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从这些历史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已经形成了救国救民的思想,后来组织的新民学会,明确其宗旨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可以说这就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初心的萌芽。

  时代虽然有重大的变化,但中华民族面临的任务是一以贯之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那个时代是救国兴国,当代青年是富国强国。我们第二个百年,到2049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任无疑落在当代青年学子的肩上。

  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奋斗历程,给我们当代青年的启示,首先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如何使现在的中国更强大起来?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把个人的理想和民族、国家,甚至改造世界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人生理想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相结合,而不仅仅只是找个好工作、买个好房子、过个好日子。

  记者: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从青年毛泽东的经历来看,当代青年怎样才能找到实现远大志向的出发点呢? 

  李佑新:百年前的毛泽东,思考的是国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怎么救国于倒悬,救民于水火,这就是毛泽东、蔡和森这一代仁人志士的担当。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文章《民众的大联合》“世界什么事情最大,吃饭最大;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强,民众的力量最强”。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毛泽东把人民看得比什么都重,把人民放到了信仰的高度。而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近代以来,一直到第二个百年,主要的任务有两件:一个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也就是救国救民;一个就是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当代青年也要站稳人民立场。在今年初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源于人民。当代青年首先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自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记者:求学过程中,青年毛泽东一直投身实践,对其寻找救国救民道路起了很大作用,这个经历对当代青年有何借鉴意义? 

  李佑新: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传统的熏陶,形成了注重现实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国情研究的文化倾向。

  毛泽东不只是说说而已,关键还去做,到社会中去调查实践。

  1920年,许多新民学会的会员准备到法国留学,毛泽东支持并帮助许多同学留学,但他自己并不打算留学,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了解得还很不够,把我的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

  毛泽东后来的一系列著作也证明了他比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导人更为熟悉中国国情和中国农民状况。

  投身社会实践很重要。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纵观其整个一生,都置于实践中,当代青年也应当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记者:新时代的青年要实现远大的志向,从个人角度来看,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李佑新:毛泽东特别注重广泛阅读。一次,他到老师杨昌济家里,杨昌济刚刚翻译了一本书《西洋伦理学史》,一摞稿子摆在书桌上。毛泽东想拿回去看,杨昌济担心丢了,但又不好拒绝学生好学的要求,便提出“三天以后还回来”。三天后,毛泽东真还了。原来,他发动了同学,每人抄一部分,把杨昌济老师的书稿全部抄了下来。

  多读一本书,就多一个精神世界。毛泽东大量的阅读,使他的精神世界非常丰富。即便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始终保持着读书的习惯。红军长征的过程当中,一些重要的东西都扔掉了,但书没有扔掉。

  同时,锻炼身体也绝对不能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毛泽东就形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远足、游泳、风浴……隆冬季节,他拿井水往身上浇。锻炼身体本身蕴含着意志的锻炼。他多次在湘江来回游泳,后来还到武汉游长江。

  学生要到运动场上去。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两句很重要的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后来,毛泽东跟斯诺回忆:“我要感谢在学生时代锻炼身体,我要不是这样,长征能不能走下来,还是个问题。”

  【手记】 

  湖南大学大学生记者刘宇: 

  听青年毛泽东为我们上课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很荣幸,我作为湖南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领航班的一员,与其他19位同学在我们的书院博物馆与总书记相遇。

  看到我们这群青年学生,总书记向我们走来,像家中长辈一样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并为我们上了一堂接“湖南地气”、富“书院文气”的党课。

  总书记说,“‘惟楚有才’,是说我们湖南人才济济,这个地方代有才人出,都是报效祖国的有功之臣、栋梁之材。而‘于斯为盛’的这个‘斯’,我认为指的是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中我们湖湘子弟正当其时,英雄辈出,你们一定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所有才智”。

  听到总书记对这副对联做出的阐释,我和同学们都备受鼓舞。这次我有幸参加长江日报“华彩长江·激越百年”大型寻访报道,沿着青年毛泽东成长的足迹,真正感同身受,对总书记的话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湖南一师、《湘江评论》旧址、新民学会旧址、岳麓书院……在这些红色旧址,似在聆听百年前青年毛泽东为我们上课。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都能让我们真切触摸到那一群探寻真理、追求进步的有志青年的最美初心。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能够站起来前赴后继,为建立新中国力挽狂澜的气概。

  湖南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旨在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1916年至1919年间,青年毛泽东数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其间,毛泽东深受实事求是这一学风的濡染,不断内化为其认知方式、价值追求和实践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鼓励青年人要立大志,更要求真务实。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该把握“实事求是”的精髓,脚踏实地做好学问,兢兢业业干好事业,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年一代与伟大的历史进程同生共长,命脉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湖湘子弟,你们这个年纪正当其时。你们应该是这个时代接过接力棒的骨干力量”。这是新时代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定要为中华强起来而读书,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长江日报特派记者王恺凝 秦杰 湖南大学大学生记者刘宇) 

  【编辑:王冲】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