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嘉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这里出发,长江日报采访团探访中共一大会址

2021-05-24 15:35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调整字体

  

  5月10日,共产党员们在浙江嘉兴南湖边瞻仰红船,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上海青少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五四”主题集会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国旗广场举行。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5月10日清晨,旭日东升,长江日报“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到达上海外滩,《东方红》的钟声正从海关大楼上响起,回荡在黄浦江两岸,激荡在世界的东方。

  百年海关大楼,见证了中国百年历史:她见证了中国被迫打开通商口岸,惨遭外国列强侵略瓜分的屈辱;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上海解放、浦东开放。

  海关大楼往西约6公里,就是中共一大会址;再向西100多公里,就是浙江嘉兴南湖。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路在哪里?” 

  一大会址再现百年前“中国之问” 

  5月10日上午,长江日报采访团来到兴业路76号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新建的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拆除了围挡,新开放的国旗广场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排着队在会址前合影。

  

  众多游客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詹松 摄 

  场馆尚未开放,“网上展馆”展出了馆内历史文物,呈现在采访团面前的,是100多年前苦难深重的中国。

  馆内陈列着一尊179年前的铜炮,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抵抗英军侵略而铸造的。炮身上刻有文字:“靖夷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道光二十二年即公元1842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门。

  邓世昌的印章也陈列在纪念馆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邓世昌以身殉国,却改变不了中国屡战屡败、割地赔款的命运。

  展陈内有一幅《时局图》漫画,是1898年兴中会会员谢缵泰绘制,形象展示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景。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些文物,今天的观众将很难想象,现在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在100多年前竟如此孱弱!当时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大厦将倾的危险。

  “路在哪里?”“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采访团的记者们联想起最近的热播剧《觉醒年代》,剧中主人公的“中国之问”。这问题,正是那个时代中国有识之士共同的问题、共同的迷茫。

  5月10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旧址。

  旧址陈列的物品,展现了《新青年》创办人陈独秀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历程。

  

  展柜里的《新青年》杂志。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吴曈 摄 

  陈独秀加入过暗杀团,屡获失败。而后,他抛弃了血性反清的暗杀形式,组建了革命组织岳王会,积极联络新军,进行武装暴动,也未果。先反清、后反袁,陈独秀在“二次革命”中被捕入狱,九死一生,逃亡日本。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则信奉无政府主义,参与以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理论建立起来的学生社团“工读互助社”。后由于团队成员分歧和经济压力,工读互助社解散。

  陈独秀父子的经历,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方案的多方探索。长江日报记者在这里看到,当年,各种“主义”都在探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没有一个成气候,都沉沦在黑暗中。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卫平接受了长江日报采访团专访。他认为,正是一次次的失败,给前行者们一个启示:没有先进理论指导,没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责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头上的各路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着手,廓清蒙昧、启发民智,力图使广大民众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百年前的《新青年》杂志,一本本都在展柜里。重读其文字,记者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时代大潮的激荡。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青年》发表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檄告举世的劳工阶级联合起来,推倒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做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有《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工作人员给采访团讲解说:翻译者陈望道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独秀也迅速站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他宣称,我们不应当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而要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

  此时的陈独秀发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此至足太息者也”,“六三大罢工”让他看到了上海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陈独秀们开始有意识地在工人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当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与代表先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结合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齐卫平对长江日报采访团说:“中国人民把扭转命运、实现光明前途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共产党。人民的选择代表历史意志,中华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历史证明的过程。”

  “这就是立党为公!” 

  “镇馆之宝”映现百年中国奇迹根由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前,长江日报采访团碰到了带着女儿参观的张琦。这位从外地到上海的创业者,为了让女儿好理解,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形容为“中国最强创业天团创业史”。

  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天团”。“起初,在上海该组织一共只有五个人。领导人是享有威望的《新青年》的主编陈同志。这个组织逐渐扩大其活动范围,现在已有六个小组,有五十三个成员。”一份译自俄文的1921年档案文献,这样记载着从1920年8月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迅速发展的过程。

  这是一个年轻人组成的“天团”,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不过45岁,最年轻的只有19岁。15位与会者的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毛泽东的年龄。以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与2位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会议。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示了每位参加会议代表的情况。

  28岁的毛泽东,是长沙第一师范主事(校长)。这是他再一次莅临上海。一年前,在从北京返回长沙的途中,他专程到上海拜访了仰慕许久的陈独秀。

  与陈独秀的会面,让这个“睡在鼓里”的年轻人看清了方向,“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回到长沙后,毛泽东与何叔衡等人在长沙组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湖北代表董必武,是与毛泽东邻省的清末秀才,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加入了同盟会。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陷入了内乱,使满怀希望投身革命的董必武感到失望和悲愤。

  1918年底,董必武在上海结识同乡李汉俊,经其介绍,董必武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思想上发生深刻变化,由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1920年,武汉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董必武寓所悄然成立。

  多年以后,董必武有件题词,被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列为“镇馆之宝”。这是1956年,董必武重回中共一大会址,35年弹指一挥间。他挥毫写下8个字:“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意思是做任何事,开头时候总是相对简单微小,但到要有结果时,却变得纷繁巨大。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曾用这句古语总结了党从成立起所走过的艰难困苦,带来的天翻地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说,这8个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见证。

  党的初心,在风雨激荡中铸就。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清晰地馆藏和记录着百年启程那一刻的历史印记: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

  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和人民解放幸福,从创立一刻起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齐卫平对长江日报采访团说:“纲领确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我们党的基石和前进方向。她的成立,不是为了谋一党私利,而是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目的。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无穷力量的根由。”

  采访团发现,中共一大召开时的全国党员,有不少都出身于富有和殷实之家,多为知识分子。当时九成国人是文盲、半文盲或勉强粗通文墨。他们若想谋好差事、过好日子不是难事,但是他们义无反顾选择了革命之路。

  “这就是立党为公!”齐卫平对长江日报采访团说,“他们不贪恋过自己的好日子,而是受感触于社会中‘大多数穷苦人民’,激发了他们寻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道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1921年7月,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一个主心骨。

  “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 

  “开发办”旧址展现始终走在前列风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5月12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嘉兴南湖。一批又一批党员在红船前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

  党的一大会场遭到暗探闯入和法租界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会议,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浙江嘉兴红船,100年前,一大代表用了半日辗转才到达,而现在,采访团的记者们乘坐高铁,不到半小时就到了。

  坐在高铁上看两旁的住宅、工厂、江南水乡,从百年前跃入今天,100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令记者们感慨,变化的起点正是那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正是那个初心。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红船已不只是一条红色的船,而成为“红船精神”的象征,辉映着这片红色大地。

  “近5年有892万人次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 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袁晶说,“他们从党史中重温初心,感悟历久弥新的红船精神。大党与小船,沧桑与青春,使命与担当,在此激荡,每一份感动都源于一份初心。”

  在南湖旁的嘉兴学院,学校老师告诉记者,师生们将建党初期的峥嵘岁月改编成话剧《初心》,彰显“红船精神”的时代魅力。自2017年首演以来,学生演员换了几届,团队中有200多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嘉兴,红船作为一种标识,已成为嘉兴人生活的一部分。记者在嘉兴大街小巷,看到很多嘉兴人都有一张很好用的“红船卡”,这张印有红船标识的市民卡,交通出行、旅游购物、阅读等都能用。

  嘉兴是中国首个村村通公交的城市,也是全国首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市。嘉兴市民张莉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这边农村和城市都是差不多的,很多人喜欢住在农村,而不是城市。”

  这样的自豪感,在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一江之隔的浦东,“老上海”李建华也有。李建华亲眼看着浦东31年来从滩涂地变成高楼林立,他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有个说法叫做‘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而现在亲戚中哪家子女能在浦东陆家嘴、张江上班,不要太羡慕!”

  行走在浦东,中国最高楼“上海中心”不远处的浦东大道141号,是原“浦东开发办”旧址。这栋不大起眼的灰黄色小楼,墙上画着邓小平头像,写着“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的审时度势、英明抉择。讲解员告诉记者,当时面对世界发展大潮,党中央准确地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邓小平对上海市领导说:“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

  上海当仁不让,没有错过这个机遇。高度还原了31年前工作场景的旧址展陈,让“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现场感受到这栋小楼迸发出的强大驱动力:调令一下,所有工作人员3天到齐。办公简陋,几人合用一张办公桌,却不妨碍接待一家又一家投资企业。

  此时此景,让长江日报记者深深感受到,这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情景何其相似:也是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中,党敏锐地抓住历史变革先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走在了时代前列。

  结果人所共知:浦东开发开放“再造了一个上海”,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时代在变,初心不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依然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一百年前,一叶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引出一首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气壮山河的史诗。

  一百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是一艘巍巍巨轮,她承载着14亿人民的中国梦,继续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手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王宇航 

  “被他们敢为人先的决心震撼” 

  

  停靠在嘉兴南湖湖心岛的南湖红船。新华社记者徐昱 摄 

  编者按:“华彩长江·激越百年”报道活动,得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响应。复旦派出大三学生王宇航加入采访团,全程参与了长江日报采访团在上海的寻访。以下是他的采访手记。 

  我随长江日报“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走访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地,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新闻专业在校大学生和党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故事的探访、挖掘,让我感受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艰辛与不易,更被他们敢为人先的决心震撼。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中对陈望道先生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我来自复旦大学,陈望道先生曾经担任过复旦大学新闻学系主任和校长。由他首译的《共产党宣言》,在建党前期思想理论准备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陈望道先生的故事让我觉得亲近,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力量。建党百年,征程漫漫。和长江日报记者一起采访,让我深刻感受到这100年,确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因为他们的接续奋斗,中国的革命事业才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我是一名青年党员,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将秉承先辈们的“创业”精神,锐意进取、不懈奋斗。

  【专访】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卫平: 

  百年实践证明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长江日报记者: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先后有过300多个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齐卫平: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改变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团结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中国人民把扭转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希望寄托给了中国共产党,因为人民在实际行动中看到: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把握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方向,勇于探索和创新,为引领中国持续发展找到了正确道路。并且人民也参与了这一实际行动。百年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长江日报记者: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和人民证明了什么?

  齐卫平:其一,证明了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谱写辉煌历史篇章;其二,证明了中华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目标;其三,证明了落后的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创造翻天覆地的发展奇迹;其四,证明了传统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胜利完成现代化的亮丽转身。

  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康文龙: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功密码 

  长江日报记者: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你是怎样看“红船精神”的?

  康文龙:“红船精神”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鲜明地体现了初心和使命。正是不忘初心,让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间奇迹,“敢教日月换新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世界。

  长江日报记者:怎样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

  康文龙:“红船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功密码,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继往开来,在下一个百年,中国共产党会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往前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长江日报-长江网特派记者马振华 吴曈 见习记者郝天娇 复旦大学学生记者王宇航 发自上海、嘉兴、安吉) 

  【编辑:王冲】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