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钢铁长子”挺起中国钢铁工业脊梁,建设钢铁强国,武钢再起航

2021-06-25 23:37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武钢炼铁厂内,作为国家工业遗存保留下来的一号高炉巍然耸立。两年前的10月,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之后,一号高炉永久停炉、退役。

  1958年9月13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见证武钢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就此诞生。

  此后,在武汉这片热土上,为建设钢铁强国,一代又一代武钢建设者逐梦前行。

  用“一米七”轧机的胜利投产,拉开了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序幕;用“争气、争光、争一流”的精神攻克技术难关、填补国内空白,硅钢年产量达到世界第一,摘取了“钢铁皇冠”上的明珠;武钢人还勇担国企改革先锋,率先实施主辅分离“7万人不吃钢铁饭”,为中国国企改革贡献了智慧和经验。

  63年来,武钢人满怀“钢铁强国”的光荣与梦想,一路改革创新,开拓奋进。去年,宝钢与武钢重组后的中国宝武集团,钢产量突破1亿吨,为近十年来全球唯一。

  仅用14个月13天,第一代武钢人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青山区冶金大道、工业大道的十字路口,矗立着全国首钢铁博物馆中国武钢博物馆。

  武钢博物馆收藏了1000多件民间征集的藏品:镌刻着五星红旗、镰刀斧头、齿轮麦穗、毛主席头像的各类纪念章,登载武钢第一炉铁水出炉泛黄的报纸……

  这些藏品,展现了新中国首家特大钢铁厂的成长史,也展现了中国钢铁工业由弱到强的历史变迁,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和国钢铁长子的红色基因和赤诚报国情怀。

  1949年,改天换地站立起来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全国钢产量不足16万吨,平均下来还不够给每个家庭打一把菜刀。

  提出“进京赶考”命题7年后,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饱含忧患地提出:搞好建设,不然就会被开除“球籍”。

  “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毛泽东反复强调。如何在“一五计划”中部署全国工业化布局,目光投向了长江流域。

  随着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长江中部城市武汉,站在了黄金水道、京广铁路大动脉交叉点上。

  为强壮中国工业格局的筋骨,武钢、武重、武锅、武船……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多个重点项目落足于此。

  它们是新中国第一批大型国企。毛泽东40多次住进东湖梅岭,在武汉期间多次视察这些国家重点项目。

  中国工程院张寿荣院士是我国著名钢铁冶金专家,1957年,他从鞍钢调到武钢,此后60多年一直投身武钢的技术革新。

  武钢人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英雄气概,他作为亲历者深有体会。

  “我来的时候,这里还都是小山包。当时的青山镇,只有6户人家。”张寿荣回忆说,当年他29岁,青山什么都没有,武钢筹备处在汉口。

  1957年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老一辈武钢人仅用14个月13天便完成了西方媒体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寿荣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中国第一座1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

  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坐船去看武钢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船到江心,他下水游了半个小时。到了武钢,他登临炉台,看这个新中国第一个特大钢铁企业铁水奔流。

  这一历史时刻无比荣光,两万多人隆重集会。这一炉炙热的铁水,托起了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希冀,更向世界昭示,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挺起了钢铁脊梁。

  高炉容积1386立方米,日产生铁2000吨以上,年产量可达75万吨,比当时号称“西欧最大高炉”的英国威尔思公司四号高炉日均产量还高500余吨,其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自1958年9月投产至退役,一号高炉累计生产生铁5426.16万吨,被称为“光荣炉”,更被誉为铁厂之“魂”、武钢之“根”。第一炉铁水中的一块,被保留至今,如今陈列在武钢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张寿荣说,当年来武钢的建设者,都是一心为了建设钢厂,把中国的工业化搞上去。他们精神状态好,工作积极性高涨,许多同志经历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他们把战争精神延续下来,用到了武钢创建、创业上。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水枝,作为第一代武钢建设者,1969年进入武钢炼铁厂,在有着光荣历史的一号高炉一干就是30年,“想起那时在炉前干活,汗毛都竖起来:炉前高温扬灰,铁花四溅;冬天的时候,一边烤得疼,一边冻得疼,汗淌到衣服上可以拧出水来。那时国家钢材紧张,想办法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铁指标,那就要加班加点,就是要拼。”

  引进一米七轧机,武钢一跃成为全国最先进钢企 

  一代代武钢建设者传承着一个红色基因,这就是“三争精神”——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各项工作争一流。

  打破西方媒体眼中的“天方夜谭”,不仅白手起家,在只有6户人家的一个小镇上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钢厂,炼出了第一炉铁水、第一炉钢水,更打破西方的预言,成功引进一米七轧机系统,一跃成为全国最先进的钢企。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共产党再次审时度势,陆续跟多个欧美国家建交,国门微微开启。

  1974年,身价6亿美元的一米七轧机系统,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到武汉,开启了我国引进西方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先河。

  彼时,我国产钢2000余万吨,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30倍,但轧钢能力不足,钢材品种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配套,特别是钢板、钢管少,用于灌装、杯子等日用品制造的薄板,缺口多达300万吨,全得花外汇进口。

  “一米七”,全名“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工程”,是新中国引进的第一台自动化轧钢设备,由“三厂一车间”(原热轧带钢厂、冷轧薄板厂、冷轧硅钢片厂和第二炼钢厂连铸车间)四大件组成。

  引进之初,“一米七”吃不惯“中国饭”:在德、日专家指导下,热轧线虽一次试轧成功,但吃进去的却是日本钢坯,一换上国产钢坯就卡壳跳闸。

  1979年合同期满,日方专家日渡先生临行前,画了一条开口向下的A字形抛物线:“我们走后,你们的生产将像这条曲线一样。‘一米七’的生产力不断下降,最终将变成一堆废铁。”这就是著名的“日渡曲线”。

  中国人真的驾驭不了现代化轧钢产线?武钢建设者不服气,硬是凭着“争气、争光、争一流”的“三争精神”创造了奇迹。

  一位名叫余名炎的热轧厂技术员,在近半年时间里,天天吃住在工厂,现场搜集几万个轧制试验数据,进行上千次分析,终于研制出新的轧制工艺方案。最终,53种适合轧制中国钢坯的数字模型问世,代替了原有的8种日本数字模型。

  1981年12月,“一米七”终于能“消化”国产钢坯了。“当一块钢在机器上走过来时,很多人都跟着一块儿走,直到钢卷上卷、卸下来。”武钢的老工人还记得一米七轧机试轧国产钢坯成功时现场的兴奋和欢腾。

  40多年来,武钢走出一条“引进、吸收、创新、输出”的自主创新之路,创新的冷轧带钢生产线防塌卷技术,实现技术反向输出日本,把向下“日渡曲线”改写成昂扬向上的“争气曲线”,生产的钢材品种从投产时的8个,发展到20余个系列100多个,耐候钢、汽车用钢、集装箱用钢等十大品种填补国内空白。

  武钢迈向“智慧钢厂”,从炼钢到轧钢“5G+AR”一键搞定 

  2016年9月22日,宝钢、武钢战略重组,组建中国宝武集团,武钢迎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在中国宝武的战略布局中,武钢定位于“华中精品钢基地”。

  磁轭钢,即为其中的精品之一。

  全球首发的新产品——高强度高精度磁轭钢,成功应用在国家重点工程、世界级巨型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上。这个水电站运用的机组转子,是目前世界上在建水电站中最重的转子,“武汉造”磁轭钢占了80%。迄今,武钢造磁轭钢系列产品批量应用于溪洛渡、向家坝、越南SONLA等100余座大型水电站上。

  宝钢、武钢重组之后,武钢开展“效率革命”,智能制造升级改造,迈向智慧钢厂。

  在已退役的武钢一号高炉百米开外,是新建的武钢炼铁厂操控中心。

  这个操控中心,如同炼铁厂的“大脑+中枢”,通过自有知识产权的高炉智能控制系统——“铁区一体化管控平台”,让生产数据实时分析、一目了然,工人在操控中心内,“一键炼铁”,不再像王水枝等老一辈武钢人那样在高炉前挥汗如雨。

  武钢全长近2公里、占地5万平方米的CSP连铸连轧生产线,实现5G网络全覆盖,厂房实现无人化,制造技术一键化操作,成为华中首个5G云网融合智慧钢厂示范项目。

  后方操控大厅内,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对生产现场各类状态进行远程监控,通过5G回传的高清视频对生产现场进行指导,实现了“5G+AR”远程视觉诊断,告别了肉眼检查时代。

  斥资数十亿元进行环保和智能化改造之后,“机器换人”出现在武钢的一线厂房。手机端智能提货,电车全天候无人化运行,捞渣、打捆、搬运等各式机器人将相继应用,打捆机器人麻利地为钢卷“穿衣系带”,贴标机器人精准地打上标签,全程自动化。“武钢智能化已接近七成,工人用手机就能把活干了。”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弟说。

  进行“效率革命”,建设智慧钢厂,让武钢“五吨铁水炼出六吨钢”,人均年产钢超过1100吨。2020年,武钢“五吨铁水六吨钢”,在宝武四大钢铁生产基地中排名第二。

  作为中国宝武钢铁主业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武钢(青山基地)产能为1400万吨,系宝武体系中为数不多的产能超过千万吨的生产基地。

  武钢正以绿色和智慧制造为双轨,驶入新时代,全力打造千万吨级、千亿产值、百亿利税的精品钢基地,“在做华中精品钢基地的同时,还要成为花园式城市钢厂”。

  (长江日报记者李金友)

  【武钢大事记】

  1954年,苏联专家组确定武钢选址武汉市青山区;

  1955年,武钢一期工程破土动工;

  1957年,武钢一号高炉动工;

  1958年,毛泽东主席登上一号高炉炉台观看一号高炉炼出的第一炉铁水;

  1960年,武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1972年,国家批准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建在武钢;

  1978年,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200”万吨;

  1993年,武钢实施“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改革,7万人不吃钢铁饭;

  1997年,武钢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钢铁生产突破“双600”万吨;

  1998年,武钢累计铁钢产量双超1亿吨;

  1999年,武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6年9月,宝钢、武钢战略重组,中国宝武集团成立;

  2019年10月,武钢一号高炉停炉、退役。

  (整理/记者李金友)

  【编辑:王冲】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