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精神”展现共产党人如磐信念

2021-06-03 06:44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提起重庆,人们脑海中就会闪现出红岩、江姐、渣滓洞、白公馆等。

  渣滓洞集中营内的刑讯室。长江日报-长江网特派记者胡冬冬摄于3月11日

  3月中旬,在一个明媚的春日,长江日报-长江网采访团满怀崇敬,来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共产党人如磐的革命信念。

  信念如磐,他们孤悬国统区坚持斗争

  绿树鲜花掩映之中,巨大的“红岩村”三个字巍峨挺立,旁边是庄严肃穆的红岩广场,沿着山坡层层向上的台阶,象征着革命道路的曲折和不凡。广场边矗立着一块立于1961年的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内,10万件历史文物如一个个路标,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员坚定革命信念,按照党的指示前行。

  重庆,曾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指挥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

  红岩,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地处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原名红岩嘴,因地址属于丹霞地貌、岩石呈红色而得名“红岩”,是当时进步人士饶国模老太太开办的大有农场。

  为巩固抗日大局,1939年1月16日,根据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正式成立,机关秘密设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公开机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内,代表中央全面领导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等13个省市的中共党组织。

  南方局成立不久,为了躲避日机轰炸和开展实际工作的需要,南方局机关随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于1939年夏入驻红岩嘴13号,直至1946年撤离重庆。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中共中央南方局孤悬敌后,依托办事处,又直接领导办事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和国统区的中共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积极贯彻执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方针,深入发动群众,建设坚强的中共党组织,开展英勇的革命斗争,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系国共合作,团结各国友好人士,争取国际援助,在政治、军事、统战、经济、文化、外事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培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1985年,邓颖超重返红岩,提笔写下“红岩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第一次正式提出“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几十年来,先后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红岩,并对红岩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视察重庆时发表重要讲话,专门提到了小说《红岩》,还深情地背诵了书中一段难友们赞颂江姐的诗。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三次讲到红岩,讲到了“红岩精神”“红岩英烈”“狱中八条”。

  从武汉到重庆,“新华军”不畏艰险坚持斗争

  在解说员赵露的带领下,长江日报-长江网采访团瞻仰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新华日报印刷机。这台重达1吨的庞然大物是上世纪30年代从德国进口的平板印刷机,是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誉的“新华军”一员,它曾经负过伤、坐过牢,和无数共产党人一起,坚持在敌后斗争。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新华日报印刷机。长江日报-长江网特派记者胡冬冬摄于3月11日

  得知记者来自武汉,赵露特意介绍,这台印刷机与武汉有着密切联系!《新华日报》创刊前,社长潘梓年在武汉购得这台印刷机。1938年10月,这台印刷机从武汉迁来重庆。在《新华日报》发行9年多时间里,它一直担负着《新华日报》的印刷任务。

  当时,国民党特务为了阻止新华日报的印刷工作,长期故意停电搞破坏。印刷机由于无法承受因突然停电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和惯性,支架的前半部分出现了一道裂缝。工人们在支架上打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补丁,印刷机得以继续工作,至今这处补丁仍在,这是当时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坚守信念的最好证明。

  1947年2月,《新华日报》遭查封,这台机器也就随之封存在重庆南岸区一座小监狱的仓库内。直到重庆解放,这台印刷机才重见天日。

  在战争年代,这台印刷机一共出版印刷了3231期报纸,每一期都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据介绍,《新华日报》是全民族抗战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张、也是唯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动员全民族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抗战的号角、人民的喉舌,是中国共产党飘扬在国统区的一面旗帜。《新华日报》在重庆发行期间,宣传团结抗战、争取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重要思想武器。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我们不仅有一支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支“新华军”!

  1985年,这台印刷机正式光荣退休。如今,它安静地陈列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无声地讲述着它曾经的故事。而它身上蕴含的革命精神至今仍在激励人们前进。

  “红岩英烈”坚守革命信念

  江竹筠烈士:把一切献给党

  “他是越来越不能忘了,云儿也成了我时刻惦记的对象。”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保存着一件珍贵的信件。这封信写于1948年,写信的人名叫江竹筠,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江姐”,信中的“他”指的是她牺牲不久的丈夫彭咏梧。

  如今这封信是该博物馆一级文物,长22.3厘米,宽15厘米,用钢笔写在一页便签纸上。解说员赵露向记者讲述了这封信背后的故事。

  1948年1月,江竹筠的爱人彭咏梧在奉节竹园镇牺牲,她回重庆向川东临委报告。组织上本决定让她留下,但她不顾丧夫别子的悲痛,于1948年2月重返万县工作,这封信就是她在万县时写给亲属谭竹安的。

  1920年,江竹筠出生于四川自贡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夏天,高中就读的她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前,介绍人戴克宇曾问她:“入党后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也可能会牺牲!你是否再三考虑过这些问题?”江竹筠回答说:“要革命还怕什么,革命本身就不是什么安乐与享受。我决定入党,就是决定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甚至宝贵的生命。”

  随着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组织上任命她做地下党川东临委和下川东地委的联络员。川东临委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正是她的丈夫彭咏梧同志,负责领导下川东一带的农村武装起义,以配合解放军南下的外线作战。和丈夫反复商量后,她将1岁多的儿子暂时托给好友看养,夫妻二人斗志昂扬奔赴新战场。

  1948年6月,因为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痛斥叛徒,巧妙示警,避免了川东党组织遭受更大损失。

  江竹筠被带回重庆后,关押在号称“人间地狱”的渣滓洞监狱。敌人在劝降未果后,又对她施以酷刑。但她的回答是:“你们可以整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

  江竹筠也被难友们亲切地称为“江姐”。她激励了整个渣滓洞监狱的难友,使全体难友更加坚定了革命意志,凝聚力空前增强,开展了一场长达17个月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狱中地下斗争。

  1949年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江竹筠被秘密杀害于歌乐山下的电台岚垭刑场。1949年8月,在给亲人谭竹安的托孤信中,她写道:“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这就是江竹筠留给儿子最后的遗言。

  红岩村所在地大有农场旧址。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冬冬摄于3月11日

  【专访】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马奇柯: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

  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江日报记者:红岩精神是什么?主要来源于哪里?

  马奇柯: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主要反映的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历史。

  1939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南方局,以周恩来为书记,一直延续到1946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成立。其间,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在红岩嘴(即红岩村)战斗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长江日报记者:红岩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马奇柯: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在讲话中提到红岩精神,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些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首先就表现在旗帜鲜明讲政治,跟着党中央走、跟着共产党走。

  虽然从工作环境上来讲当时是远离党中央,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工作过程中始终紧随党中央,创造性、坚决地贯彻落实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

  其次是不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时期,这种斗争既反映为政治斗争,也有军事斗争,还有舆论斗争等等,通过不折不挠斗争,最终又要达到团结的目的。

  再者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品格。当时的重庆是灯红酒绿、花天酒地,而董必武曾为了几毛钱作检讨,反映了共产党人在这种环境下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此外,红岩精神还展现了我党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路线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当时南方局在重庆建立的统一战线,本质的核心还是群众工作。

  长江日报记者: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发扬红岩精神?

  马奇柯:从我们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角度来说,我觉得要发挥好五个作用:其一就是主阵地作用,我们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要充分发挥好育人功能。其二要发挥好馆藏文物的作用,我们有10万件文物和文史资料、3000多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是红岩精神的活化石和载体,此外还有53处革命旧址,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来保护这些文物。其三要发挥好历史研究作用,既要研究红岩的史实,同时又站在全党的角度,用更大视野来研究红岩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研究红岩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谱系的关系。其四要发挥陈列展览的作用,要站在新的视角,人们对文化、文物、文博的新需求角度来陈列展览。其五要发挥传播作用,传承红色基因首先要传播,不去传播就没法传承。

  从社会面来说,传承发扬红岩精神,首先要把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革命精神谱系当中很重要的一脉来加以宣传。其次,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要讲好红岩精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再者,要保护好这些文物,保护利用文物资源,依托红色资源和革命旧址以及纪念设施来开展红岩精神的传承活动。此外,传承要落脚在重点人群上,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青少年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红色基因才能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就一定会繁荣兴盛,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会顺利实现。

  (长江日报-长江网特派记者史强 彭仲 重庆大学大学生记者罗子茗)

  【编辑:贺方程】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