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胡晓玲:“城校共生”,催生更多“武汉学派”

2021-01-28 18:11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1月28日讯(记者黄征)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武汉应发挥高校资源集聚的优势,推动‘城校共生’,建好‘大学城’,不断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一主引领’‘做大做强’。”1月28日,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胡晓玲。记者彭年 摄

  胡晓玲是湖北省城乡规划专家库专家,曾主持武汉制造业空间布局规划、长江主轴文化轴规划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工作。什么是“城校共生”?她介绍,在大学层面,要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为己任,发挥国际合作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同时,紧密联系城市,抓住城市发展带来的巨量科学研究需求和产业创新发展先机,依托城市深厚肥沃的创新土壤,创造多领域的“武汉学派”,前瞻性引领城市发展。

  在城市层面,要以更绿色、更国际化、更有特色的标准高标准建设宜居城市,以更开放、更文明、更有担当的城市文化为创新提供制度创新支撑和服务托底,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打造思想和知识应用的市场,以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包容大气、多元文化吸引优秀人才,为大学发挥引领科技创新作用提供更多用武之地。

  为此,胡晓玲建议成立创新联盟,可结合院士专家领衔创新的各项政策举措,建立由“大学(科研院所)+城市+产业界+权益人”组成的若干联合创新中心,如新兴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生态环境联合创新中心、历史文化联合创新中心、宜居城市建设联合创新中心、改革发展联合创新中心等,“这些创新中心要成为连接大学和城市的纽带,联系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的桥梁”。

  她还建议,政府可组织高校师资力量,建立全要素、多平台、满足社会全生命周期的知识创新需求培训课程体系;推动城市与大学携手合作、相互成就,打造“双一流”的城市和大学,推动武汉迈入高质量现代化发展快车道。

  【编辑:张颖惠】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