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说和两家人,400名“老黄刘”田间地头化解“扯皮拉筋”

2021-01-31 17:04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1月31日讯(记者刘娜 通讯员晏苏)1月26日,武汉市黄陂区公安分局姚家集街道派出所民警黄志祥和辅警刘元东如往常一样在村湾之间往返奔波,耐心疏导双方当事人,讨论调解方案,一对因交通事故扯皮的村民在当天握手言和。
  老黄从事调解工作25年,曾在司法所工作的老刘更是有长达35年的调解经历,他们总能抽丝剥茧,把村民的矛盾化解在初期,因为一个姓黄一个姓刘,大家习惯把两人称作了“老黄刘”。
  据介绍,姚家集街道是武汉的“北大门”,北邻大悟县,东接红安县,是典型的“接边地区”。如今这里活跃着400多名调解员,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将群众矛盾化解在源头。
  在村湾之间往返奔波的“老刘”和“老黄”。通讯员晏苏供图(资料图)
  半米台阶引纠纷
  “婆婆嘴”让矛盾烟消云散

  “我们村里两邻居吵得不可开交,想请‘老黄刘’来帮忙调解调解。”上月,一村民向街道派出所打来“求助”电话,接到村民电话后,老刘和老黄两人急忙赶到了现场。
  原来,当事人刘某和陈某两家相邻而居,一直以来相处和睦。不久前,聋哑人陈某修建老宅,将门口台阶往前延伸了半米多。“台阶超出这么多,我们家怎么出行呢?”邻居刘某不满,村书记赶忙找“老黄刘”来调解。
  刘元东和黄志祥随后数次与双方当事人见面,老黄一边比划一边安抚陈某情绪,可面对未经过手语培训的陈某,老黄犯了难。此时,刘元东灵机一动,转而做起了陈某丈夫的工作,于是几人围坐一团聊起了家常。刘元东拍着陈某丈夫的肩膀说:“你们两家以前关系这么好,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值得吗?再说了,你这属于违建,应当依法强制拆除。”
  刘元东的一番劝解于情于理于法,让陈某一家自认理亏,同意将超出的台阶部分拆除并恢复原状,两家和好如初。
  类似这样的调解案例“老黄刘”处理了不少,姚集街的村民都笑称他们是“救火队长”。“老黄刘”在村民心中树起了威信,谁家有矛盾都愿意找他俩来主持公道。2019年1月1日,黄陂区公安分局姚集街派出所正式成立了“老黄刘”调解工作室,当年就成功调处了12起复杂矛盾纠纷,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
  “老黄刘”调解工作室成为当地居民“信得过、靠得住”的调解品牌。通讯员晏苏供图(资料图)
  一起车祸当事人无力赔偿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姚家集街道地处三市四县交界,人员结构复杂,婆媳矛盾、邻里吵架、交通事故……调解的需求不断上升。
  今年1月中旬,在姚家集村级公路上,村民张某和柳某两人驾驶电动车相撞,致两人受伤。由于主责方张某是贫困户,无力赔付医疗费,两人就费用问题僵持不下,街道交通大队五次调解也未能达成一致。得知情况后,名人葛天才站了出来,他组织街道综治办和司法所共同商讨,多次到双方家中查看情况,发现张某家确实一贫如洗,还协调两村村委会承担部分赔偿金,最终双方成功和解。
  这是葛天才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的又一起矛盾纠纷。2020年5月份,湖北省道德模范、木兰花乡景区董事长葛天才在景区挂牌成立了葛天才调解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成功调解了27起矛盾纠纷。
  从“老黄刘”调解工作室的“单打独斗”,到各级部门、“五老”(老支书、老干部、老模范、老军人、老教师)纷纷加入调解工作,如今400多名“兼职”调解员奔走在姚家集街道的36个村组,发现矛盾及时介入、及时调解。
  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讯员晏苏供图(资料图)
  据介绍,2020年,黄陂区公安分局姚家集派出所在“老黄刘”调解工作室的基础上,号召更多村民加入村级调解委员会,同时吸纳各街直部门参与二级调解,街主要领导则分片区包保,构成三级民调组织网络,实现全街覆盖。
  “村级调解委员会是一级调解,村民解决不了就上交二级调解,由各街直部门协同商讨,遇到重大案件,则由街主要领导带头参与。”姚家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亮说,团结社区、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这群调解员中,九成人员处于矛盾的最前沿,最了解社情民意,也最会调解矛盾。”姚家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亮介绍,为了让他们成为调解的“行家里手”,街道将分片区对调解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业务和调解能力,并依托微信、QQ等即时沟通工具做到随时随地调解,降低调解成本,提高效率。“近3年,我们街道实现了‘三无’:无重大刑事警情、无群体性聚集事件、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编辑:朱晨颖】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