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建言始终跟着长江走

2021-03-03 11:14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调整字体

  记者张建林

  全国政协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仲志余从事长江流域规划设计工作30多年,与长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按照他的话来说,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泡在了长江里,面对科考困难的担忧和攻破技术难题的喜悦也都在那一片水域中,保护母亲河,为长江流域地区振兴发展献计出力,是自己的使命所在。

  深厚的长江情结

  从20世纪80年代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仲志余就围绕长江生态保护四处奔走,“我自己的工作和为此提的议政建言都是跟着长江走的。”仲志余说。

  2020年,为支撑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做好长江流域(片)“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工作,仲志余先后带队前往四川、江苏、上海等省市调研,了解流域内典型地区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主要思路和工作重点。

  “结合调研,我当时提交了《加大重大水利工程投入,补齐长江水安全短板》的提案。提案中,针对长江新老问题相互交织、流域水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力度、科学论证并尽快立项长江水安全重大工程、加强部委间的协调以保障工程顺利立项建设的意见建议。”仲志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仲志余在该提案中建议,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必须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引,系统谋划重大水利工程格局,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充分论证,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坚实的支撑。

  ​2020年,他继续带着《将“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科技需求纳入国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提案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建议在“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重点专项”。

  科学应对防汛抗洪

  防治好水患,也要给洪水以出路。仲志余认为,科学应对防汛抗洪这件“天大的事”,也始终是自己履职工作的重点。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灾后重建,仲志余和他的团队通宵达旦10多天,提出了灾后重建的对策与方案;在2016年的抗洪救灾中,他就先后率3个国家工作组检查督导,不间断地从滁河到水阳江再到安徽沿江干堤,行程1500多公里,一站一点一脚印,经历了昼夜难眠的8天。“多年来,我几乎每年都参与长江汛前检查和防汛抢险工作,哪里紧急,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仲志余说。

  2020年,长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流域多站点水位打破历史记录,南方多地受灾,仲志余告诉记者,防汛紧急时刻,积极配合并参加国家防总、水利部工作组,检查指导江西、湖南、四川等省的重大工程调度运行、险情应急处置、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等防汛抢险工作,长达近一个月。

  为进一步提升长江洪水灾害防御能力,仲志余提交了《完善长江防洪体系,全面提升洪水灾害防御能力》的大会发言,并提出要尽快修订《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加快推进长江中游蓄滞洪区调整与建设、加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崩岸治理和应急抢护、尽快出台《长江中下游洲滩民垸保护和利用管理指导意见》等意见和建议。

  聚焦长江保护法的贯彻落实

  汉江流域生态地位重要,区位优势独特,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0年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后的8月,仲志余带队赴长江源头开展长江江源综合科学考察,继续为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发展及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基础数据和更为坚实的科技支撑而奔走。

  据仲志余介绍,此次科考针对江源区突出的冰川退缩、冻融侵蚀、湖泊扩张等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重点调查,进一步掌握长江和澜沧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河流径流泥沙输移规律,测定关键水文要素的变化。

  此外,去年,仲志余也率队开展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及调水影响专题调研,详细了解了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就可调水量及调水影响提出意见建议,为西线工程规划论证提供支撑。

  仲志余向极目新闻记者透露,今年全国两会,自己的提案将聚焦在长江保护法的贯彻和落实上,以及统筹实施引江䃼汉工程等方面。

  【编辑:陈辰】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